【精細化管理】城鄉一體同網同質 優質服務惠及民生——重慶兩江水務探索農村飲用水改造管理新模式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過程中,要格外關注困難群眾,要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抓好農村飲用水工程也是一個重要的民生環節。農村飲用水安全事關民生福祉,水是生命之源,發展農村供水、保障飲用水安全是農村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對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提高衛生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兩不愁三保障”首要解決的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的問題,“不愁吃、水為先”。但部分農村依然存在著“靠天吃水、靠山吃水”的問題,水質差、水量沒保障,缺乏可靠的飲用水來源。為了解決供水城鄉分割、布局分散、重復建設、管理粗放等問題,保障農村供水工程可持續發展,政府和供水企業已不斷加大對城鄉統籌供水的建設力度,新型的供水系統正朝著“城鄉一體化供水”方向發展。為支持重慶市兩江新區的發展,重慶水務集團兩江水務有限公司于2011年掛牌成立,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目前供水范圍涵蓋了兩江新區魚復、龍興工業園區;江北區寸灘、唐家沱組團,以及五寶鎮和鐵山坪;渝北區洛磧鎮、石船鎮;南岸區廣陽鎮等區域,供水總面積約430平方公里,用戶數約20萬戶,服務人口約45萬人。供水轄區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農村供水區域廣,農村供水基礎設施差”。石船、五寶、洛磧等大農村片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占據全司42%的供水面積。農村片區管網長度821公里,以小口徑居多,其中DN100以下管道675公里,大部分為PE、PVC、PPR材質。全司在運行的共有5個水廠,除新建的魚嘴水廠外,其余4個水廠洛磧水廠、明月沱水廠、石埡水廠和天坪水廠均為鄉鎮水廠,而這些鄉鎮水廠也一直承擔著農村片區過渡期間的供水任務。已于2016年通水投運的魚嘴水廠是一座新型現代化水廠,一期工程供水設計能力為20萬m3/日,2019年8月開工目前正在加緊實施的二期工程建成后將達到40萬m3/日的規模,魚嘴水廠供水已完全覆蓋龍盛、東渝等核心成熟片區,并逐步往石船、五寶、洛磧等周邊農村片區供水輻射,逐步形成以城市帶動農村,統籌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
現狀一:農村管網搶修頻繁
受農村地形地貌條件限制,農村供水管線安裝復雜不規范,大部分管線或經山林、或穿農田、或走河溝;由于重慶山地地勢落差大,管道承壓壓差較大,比如五寶片區管網壓差達到1.3Mpa;加上農村區域供水管網使用年限普遍較長,且大多管道為PE、PPR或PVC材質,自然爆管或者被人為損壞問題較多,導致農村用戶經常容易停水,管網搶修工作量特別大,其中石船片區曾一年管網搶修量多達600余次。
現狀二:農村管網漏失率高
由于農村供水區域面積大,管網距離長、支管復雜、管線安裝多樣化,導致農村管網巡視工作難度大,部分管道漏失不易被及時發現,加上爆管頻繁,造成農村管網漏損嚴重,供水有效率低。石船、五寶等農村片區在接收運行初期,供水管網有效率在50%以下,部分區域甚至在17%以下,比如麻柳、石埡、天坪。由于農村用戶分布廣且居住分散、距離偏遠,山路崎嶇、車輛難以到達,導致人工抄表和收費工作困難。有時候為了抄一戶水表,抄表人員要走半小時的山路。
一是農村供水設施普遍基礎條件差,出廠水質難以達標,加之農村用戶用水量少,供水管網距離長,管網水停留時間較長,導致管網水質也難以達標;二是由于重慶山區地形地貌特征,農村供水普遍采用多級加壓,區域蓄水調節池較多,池內存水時間過長也容易發生水質自然變質。多種因素造成農村供水水質難以穩定達標。
為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供水問題,兩江水務公司相繼實施了一系列農村供水保障工程。一是石船供水改造工程。2016年初,渝北區政府將石船供水片區移交重慶兩江水務有限公司管理。為了保證更好的供水,接收后兩江水務立即展開石船供水改造工程,相繼完成供水管網新建、舊管網改造、片區加壓站整改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將魚嘴水廠的優質水源供往石船及麻柳地區,成功關停原石船水廠、麻柳水廠2座鄉鎮水廠。一舉解決石船場鎮及周邊16個村社共1.3萬戶居民飲用水問題。二是五寶功能區供水改造工程。2016年底,重慶兩江水務有限公司從江北區政府手中接過五寶供水片區,隨即開展五寶功能區供水改造工程。2018年完成2座串級供水加壓站及配套管網建設,創造性的將魚嘴水廠的優質水源穿越明月山脈供往五寶片區,提前關停原五寶鄉鎮水廠,解決五寶片區4600余戶鄉鎮居民飲用水問題。三是洛磧供水保障工程。正在火熱進行的洛磧供水保障工程,也以魚嘴水廠為水源,建設遠距離輸水管道25公里,穿越明月山脈、穿過御臨河底、途徑鐵路、高速公路等復雜地形條件到達洛磧老場鎮,沿途供水拉通五寶、排花一線。將解決2萬余戶鄉鎮居民用水需求,并關停洛磧鄉鎮水廠。四是關旱供水工程。正在攻堅克難的關旱供水工程,已完成部分管網鋪設,將新接收關興、旱土、石壁、玉峰山等供水區域,通過新建高揚程加壓站將魚嘴水廠三級水源供往銅鑼山脈的深山老區,解決山區居民飲用水難題,并關停天坪村水廠。在鄉鎮水廠關停之前如何保障過渡期間農村片區的供水安全,主要采取以下4個方面措施:
(一)供水基礎設施改良提標
農村片區的供水基礎設施條件差,原有鄉鎮水廠的制水工藝設計標準較低,出廠水質達不到國標。為了提高水質,在現有基礎上,從取水設備到制水沉淀池、濾池、加藥、加氯等基礎環節著手,逐步改良原始工藝條件,實現農村片區鄉鎮水廠提質提標,保障過渡期間出廠水質合格。從2018年以來,經過兩年多時間,石埡村級水廠制水設施通過更換取水泵降低制水流量、濾池翻砂、加氯加藥整改等,實現水質達標的同時降低藥耗、電耗,將石埡水廠的出廠水濁度從10NTU降低至1NTU,完全達到鄉鎮水廠水質標準;原天坪村水廠無沉淀池,原水直接過濾進入清水池,濾池反沖效果差導致濾池經常板結,出廠水濁度達到20NTU,通過采取濾池補砂、表面高壓水人工強化沖洗、上部排泥、抬高濾后出水水頭等一系列措施,將出廠水濁度降低至3NTU。此外,還實現了麻柳鳳凰寺、回龍灣補氯設備穩定投加,五寶、明月沱水廠節能降耗改造等,從基礎上保證農村片區水質、水量。常年工作在農戶村舍的管網搶修人員,不論嚴寒酷暑,反復巡查排漏,不論白天黑夜,風里來雨里去,一條爆管信息、一個搶修電話,他們立即趕往現場。面對所管理的農村轄區供水有效率較低、水廠設施設備陳舊老化、供水水質不達標等諸多原始遺留問題,兩江水務公司逐步清理,整改,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村供水管理模式。實施管網改造、規范農村表務管理、解決農村“吃滴滴水”問題,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轄區的村鎮供水有效率從20%、30%穩步提升至80%左右,水費回收率也由接收時的40%不到,提升至90%以上。
從取水源頭到用戶水龍頭,全過程抓好水質監管,特別強化鄉鎮水廠出廠水、管網水,以及農村區域蓄水調節池的水質監測力度。他們跋山涉水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為了確保供水水質100%合格,主動摸索農村管網水質變化規律,排查水質問題,從水質角度出發提出意見和要求,指導供水生產和水力調度,保障農村水質安全。公司水質中心自成立以來,從最初的常規13項檢測指標到現在能夠檢測水質全分析42項,在轄區內共設立常規取水檢測點22個,每月每個常規檢測點固定取樣2次,確保轄區內所有的檢測點每月都能做到檢測,每半年對非常規取樣點進行檢測,實現檢測100%全覆蓋。針對農村片區,我司在加壓泵房安裝了水質在線儀表,實時監測水質,同時加強對農村片區的水質抽測力度,確保農村片區水質合格。在近年來對我司的水質抽檢工作中,公司的水質綜合合格率達100%。
面對供水轄區點多面廣、偏遠且分散的區域特點,公司充分運用現代水務信息技術,遠程采集農村供水片區各個廠站運行情況、在線水質、水位、管網壓力、流量等數據,以及現場視頻安全監控傳回中控室。公司調度中心24小時監控著20多個供水車間及10多個廠外加壓站、30多個二次供水系統、公司4個片區的管網運行狀況,全方位掌控全司供水系統實況,一旦出現設備故障、管網缺壓或爆管、水質超標等異常情況,能第一時間聯系處理,解決問題。目前,公司已實現全部運行系統的實時監控,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對比,為整個公司的經營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和理論支撐。
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在“十三五”期間要大力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要求,從成立即對周邊鎮級水廠及其供水區域進行有效吸收整合、收購改造,從2011年至2020年,共接收魚嘴、洛磧、龍興等鎮級水廠7個,成為集團向渝東北區域供水市場發展的“排頭兵”,實現了集團供水市場從主城逐步向周邊區域延伸的初衷。接收農村用水,做好了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做不好則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在不斷拓展供水市場的同時,兩江水務公司加大與當地政府的溝通力度,積極協調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并以協議方式穩定各項優惠:一是爭取國家三峽移民后扶資金。先后利用三峽后扶資金360萬元完成洛磧增壓工程;2300萬元完成石船供水改造工程,解決片區共計1.3萬人的農村飲用水問題;2770萬元進行關旱供水改造工程,解決片區1.4萬人的農村飲用水問題,極大地解決了企業自籌資金的困局。二是用好農水補助政策。為了讓農村片區的水質達到同城同質的要求,積極與政府協商,利用現行的農村扶持補貼優惠政策實施管網改造,先后協調石船鎮政府籌資1430萬元用于石船鎮自來水村村通工程,提前實施完成金灘等4個村的供水全覆蓋工作;渝北區水利局籌資470萬元完成石埡水廠應急供水工程,解決石埡等3000戶村民飲用水問題等,較快地推進了當地農水供水管網的改造,讓老百姓盡快喝上符合飲用水標準的“放心水”。三是用活各類政府補貼(償)資金。在近年的市場拓展過程中,共爭取到江北區對五寶和鐵山坪連續7年的農水補貼1687萬元,石船鎮農水補貼35萬元,東渝自來水關停補償1500萬元,洛磧水廠關停補償755萬元,補貼(償)資金的到位,較好地緩解了企業在接收農村用水之初的運營虧損,保證了企業經濟效益。
近年來公司累計共向當地政府爭取到城鄉供水建設資金約1億元、農水補貼共計1000多萬元。正是由于公司的不懈努力,通過全面提高農村區域供水可靠性,有效改善農村飲用水水質,以更優質的供水服務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群眾的認可。2020年7月江北區將其最后的供水服務區域通過協議移交兩江水務管理,配套提供華山、石廟、井池等3個村的供水改造資金1500萬元,以及連續7年的農水補貼10萬元/年。渝北區也將排花供水區域拓展并配套實施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第一步配套提供主管網及水廠改造資金370萬元,第二步申請配套小管資金,兩江水務準備申報三峽改造項目共3項資金約6210萬元。兩江水務公司一直堅持以“保障民生、服務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城鄉統籌、資源整合、協同推進、規模發展、專業運營”的總體思路,整合城鄉供水資源,補齊短板,提高供水保障能力,竭盡全力讓城鄉居民享有優質均等的供水服務。全司正上下齊心、共同努力,積極探索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供水的新模式、新路子,全力助推兩江新區的經濟建設和水務集團的城鄉供水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