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作為全國水資源最為緊缺的城市之一,本市大力挖掘節水潛力,充分開發再生水作為城市第二水資源,讓有限的水資源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緩解城市缺水問題。去年,全市主城區再生水利用量突破4000萬立方米。今天的滴水是金,節水為津專欄,來聽記者吳昱濱的報道:
位于河西區梅江地區的天濤園是一個常住人口超過1000戶的大型社區,綠化率達到40%。從規劃建設之初,就接入了再生水管網,水價只有自來水的一半。
除了綠化澆灌,天濤園小區每戶居民家中也同步接入了再生水管網,可用于衛生間沖廁。對于這樣的模式,居民們都十分認可。家住11號樓的市民魏女士說:
(錄音:我覺得挺好的,用中水效果都一樣,還便宜。應該多推廣,能節約水肯定是好事。)
目前,本市主城區已形成由津沽、咸陽路、東郊、北辰和張貴莊5座再生水廠組成的再生水供水網絡。這些水廠都采用先進的雙膜處理工藝,以污水處理廠的地標A類出水為?標準,產水率接近90%。津沽再生水廠運行主管寧皓介紹說:
(錄音:它的意義就是節省淡水資源,生活的污水、工業的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以后,變成可用的水資源,用完排掉之后,還得經過污水廠處理,又一個循環的利用過程。)
目前,再生水已廣泛應用于本市的園林綠化、景觀環境和工業循環冷卻等領域,涵蓋189個居民住宅小區、185家企事業單位。天津中水有限公司運行部經理李秀敏說:
(錄音:現在工業循環冷卻水主要用于電廠,有楊柳青熱電廠、軍糧城熱電廠、東北郊熱電廠,還有青泊洼熱電廠,還有天鋼集團。景觀用水有奧體中心、堆山公園,還有一個梅江公園的綠化和湖水等。)
去年,本市主城區再生水利用量已突破4000萬立方米,日均使用超過10萬立方米,另外,本市多家高校也都建立了小型污水處理系統,并與雨洪水系統、景觀水系統進行了整合,利用校園內湖泊收集、凈化、儲存雨水和再生水,在補水的同時,回用于綠化灌溉。既節約了水源,也將節水理念根植于校園中。
本文來源: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