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苑:新形勢下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挑戰與機遇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從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經濟總量、排水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排放標準等5個因素介紹了水環境的背景,并且剖析了水環境質量改善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挑戰,并且環境綜合治理的基本思路,給出了基本的步驟,挑戰和機遇并存,提出技術進步及多元化、企業轉型升級、企業發展、合作共贏這四個要牢牢抓住的機遇。核心,就是現在水環境綜合治理由于目標的改善,引起我們整個行業的變革的發展。
本文根據李樹苑大師在“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水系統工程與技術分會第一屆四次理事會暨全體會員大會”上發言速記整理而成,未經本人審閱。
1.1 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地級市及縣級市數量從2009年到2018年的650個增加到668個,城鎮人口由64512萬人增加到83137萬人。GDP從2009年到2018年的34.85萬億元增加到90萬億元。
1.2 排水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
截至2017年,全國城市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781座,污水處理能力達1.89億立方米/日,排水管道達到到98.4萬公里。
1.3 排放標準
雖然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城市水環境質量惡化速度并未從根本上遏制,因此,城鎮污水處理廠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污水處理排放標準不斷提高,從《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地方為了控制本地區水環境質量也都相繼出臺了地方排水標準,污水排放標準的提高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和水環境質量的改善。
1.4 水環境質量
雖然水環境質量惡化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仍然不容樂觀,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201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1613個地表水國考斷面中V類和劣V類仍分別占4.5%和6.9%。
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最新數據顯示,全國黑臭水體2869個,約20%正在治理中。
到2018年底,36個重點城市1062個黑臭水體中,95%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36個重點城市直接用于黑臭水體整治的投資累計1140多億元,共建設污水管網近2萬公里、污水處理廠(設施)305座,新增日處理能力1415萬噸,有效提升了水污染防治水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17:14已群發
-
昨天 14:58已群發
-
星期二 11:58已群發
-
星期一 16:27已群發
-
星期日 15:14已群發
-
星期六 00:00已群發
-
05月28日已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