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記者從鄭州市再生水利用四環管線工程標準化技術交流活動上了解到,鄭州四環線工程引入再生水利用增加城市供水,該再生水利用工程搭建了主城區再生水利用骨干框架。

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是鄭州主城區“兩縱兩橫兩環”快速路網系統中的外環,由大河路、東四環、南四環及西四環組成閉合環線。去年該工程高架主線已經通車,全面轉入了地面道路施工,具體包括括輔道、綠化和再生水設施等。
其中,再生水又稱中水,是通過污水回用,可以在現有供水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城市的可用水量。由于四環線的框架大,隨著四環線整體工程的推進,在地面道路建設時引入再生水管道,通過四環的布局覆蓋整個鄭州,在不同的需求點設置取水口,從而使水循環達到廢水再利用的效果,如消防綠化澆水等。
鄭州市政工程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主干管網工程——鄭州市再生水利用四環管線工程,能夠夯實水資源支撐,優化水資源配置,搭建主城區再生水利用骨干框架,為項目服務范圍內綠化灌溉、道路澆灑、公共建筑雜用等城市雜用水提供穩定的水源,實現“低水低用”、節約用水。工程管線總管線長度155.87公里,其中頂管26.8公里,定向鉆32.24公里,排管96.83公里。

“以難度最大的頂管為例,主要用在河流等地,貫穿河流。”鄭州市政工程總公司隧道公司大河路索須河段施工隊隊長介紹,貫穿河流首先要做頂管,再從頂管里鋪設管道,連接管道。本標段全長575米,目前已完成300多米,等工程完成后,與全部管道連接啟用,凈化后的污水可接入管道,循環起來再使用。
現場,鄭州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再生水利用是優化配置、集約利用水資源,全面落實節水政策、補齊市政基礎設施短板的必由之路。要通過本次活動,提升參建單位施工技能和標準化管理水平,為四環線工程再生水工程順利完工打下良好基礎,推動城市結構調整優化,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城鄉建設水平,走節水優先、綠色生態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鄭報全媒體記者曹婷
編輯 李雅薇
鄭州報業集團 鄭州日報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鄭州日報(ID:zzrbx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