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余垃圾發電 通州有機質垃圾處理站給出答案


核心提示:餐廚垃圾經過處理產生沼氣,繼而轉化為綠色電能,走出了一條變廢為寶之路。
近日,京城機電京城惠通有機質資源生態處理站的車間內,隨著負責人的一聲令下,垃圾處理站發電設備正式開動,截至7月22日24時,項目實現連續穩定發電共計40000度。
工作人員現場調試發電系統
京城惠通有機質資源生態處理站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涼水河畔,占地45畝,是目前全國能同時處理3種有機廢棄物規模最大的垃圾處理站,在這里餐廚垃圾、城市糞便以及市政污泥經過特有的厭氧技術后就可以產生沼氣,實現資源化利用。從2020年5月1日實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該站平均每天處理的廚余垃圾量增加了三四十噸,目前日處理廚余垃圾180噸左右,日處理垃圾總量超600噸,幾乎是滿負荷運轉,已穩定實現日產沼氣20000方。
厭氧消化系統
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綠色清潔能源,通州區于2019年初計劃新建沼氣發電項目。利用處理站現有廠區用地,建立兩套2MW沼氣發電機組及配套煙氣、熱水余熱利用系統。京城惠通按照設計規劃,積極推進項目,2020年7月發電機組及配套設備進入了調試階段,經過半個月的調試,發電機組于7月20日正式啟動發電。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發電量3040萬千瓦時,年余熱供熱量2000萬千瓦時。
厭氧消化系統生產出的沼氣儲存設備
通州區有機質資源生態處理站項目,將沼氣生物能開發成綠色電力資源,是一個集環境保護、清潔能源、循環節約為一體的綜合利用技術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屬于典型的國家積極推廣的分布式能源發電項目。項目的實施,將會帶來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