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滲濾液,又稱滲濾液、滲瀝水、滲瀝液、瀝濾液或浸出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處置過程中由于雨水的淋洗、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通過萃取、水解和發酵而產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垃圾本身的內含水、垃圾生化反應產生的水和大氣降水,包括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垃圾焚燒廠滲濾液、垃圾綜合處理場滲濾液和垃圾中轉站滲濾液。目前我國垃圾處理方式目前以填埋和焚燒為主,因此垃圾滲濾液處理需求亦主要為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焚燒廠。
由于我國目前垃圾分類尚不完善,生活垃圾含水量一般都在50%以上,因此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一般占垃圾填埋量的35%-50%(重量比),部分地區受地域、降水等的影響,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產量占垃圾填埋量甚至可達到50%以上。
而我國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則主要來自于新鮮垃圾在垃圾儲坑中發酵熟化時瀝出的水分。目前,我國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一般占垃圾焚燒量的25%-35%(重量比),部分地區超過35%以上。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滲濾液處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我們按照垃圾填埋廠產生的滲濾液占垃圾填埋量的40%,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占垃圾焚燒量的30%,垃圾綜合處理廠產生的滲濾液占垃圾綜合處理量的35%,對近年全國滲濾液產生量進行測算,結果如下:2016年,國內垃圾滲濾液產生量約為9152萬噸,日均產生量約為25萬噸。
圖表1:2010-2016年全國垃圾滲濾液產生量(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滲濾液處理能力及投資現狀
結合滲濾液產生量與垃圾無害化處理量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2016年焚燒垃圾無害化處理占到總處理能力的29.7%,推算出近三年城市滲濾液處理能力約占總體的75%左右,結合2009-2012年城市滲濾液處理能力,推算得出近年全國滲濾液處理能力。具體數值如下表所示:
圖表2:2009-2016年中國滲濾液處理能力測算(單位:萬噸/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結合部分的滲濾液處理投資項目,目前我國單位滲濾液處理能力投資額在10萬元左右,結合近年我國滲濾液日處理能力以及增量,可以得出近年我國滲濾液處理行業新增投資規模:“十二五”期間,我國累計新增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24.8萬噸/日,新增滲濾液處理能力10.2萬噸/日,新增滲濾液處理投資規模101億元。
另外,從目前我國滲濾液處理行業運營來看,運營商主要是根據滲濾液處理量進行收費。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研,由于所用技術不同,所用材料、藥劑等也有所差異,造成不同企業不同項目滲濾液處理服務報價也有所差別。前瞻產業研究院結合多家企業多個項目服務費報價取平均(83元/噸),結合全國滲濾液處理量,測算我國滲濾液處理運營市場規模如下:
圖表3:2010-2016年中國滲濾液處理行業新增投資規模及運營規模測算(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