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深水運營技術新模式 確保園區污水治理長治久安
廠區平面圖
改良AAO池
2016年10月,如東深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東深水”)由江蘇省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深圳市水務集團(以下簡稱“深水集團”)聯合出資成立,主要接納處理洋口經濟開發區內的企業廢水。如東深水目前合計投資2.45億元負責建設運營園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及二期提標工程(2萬噸/天),由江蘇省環科院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尾水排放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自如東深水運營以來,團隊合計攻克總氮去除、COD高效去除等20多項技術難題,有效提升了出水水質,為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企業發展提供了排污、治污保障。
化工污水提標新突破
處理效果大幅提升
江蘇省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位于長江下游,緊鄰黃海。開發區內主要企業分醫藥化工、農藥化工、有機合成化工三大類,生產廢水全部排入如東深水運營的污水處理廠。這座污水處理廠采用“初沉池+上流式水解酸化+改良AAO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BAC池”工藝,設計標準執行《化學工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939-2006)一級排放標準。
2018年7月,公司接到蘇經發2018[46]號文提標改造要求,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深水集團及國內多家專業水處理技術團隊,篩選各類水處理技術組合并最終通過中試試驗確定二期提標工程工藝采用“反硝化深床濾池+活性炭吸附罐”。這套工藝組合目前在業內并無先例且首次大規模應用,實踐證明不僅能大幅降低水中污染物,還能更好地保障海洋生態平衡。
構建工藝多段內控預警
增強水質風險防控
園區現有排污企業共有104家,采用“一企一管”的方式排入污水處理廠。為了應對不同企業、不同時段的進水水量以及水質的沖擊,如東深水通過收集各企業污染物指標及排放濃度,合理設置企業排放時間,并在企業排水段設置在線檢測儀器,超標自控關閥等自動化設備管控企業錯峰、有序、達標排放。
污水處理廠內部通過全流程水質手工檢測、在線儀表、高精度的COD自動采樣監測儀等方式,科學設定內控預警值,每隔兩小時自動采樣檢測,出現水質波動能夠立即做出相應調控指令,加強污水處理廠各工藝段的水質管控。
多種檢測方法并行
全面保障出水達標
自運行以來,如東深水建立了完備的化驗設備與檢測方法。由于化工園區企業廢水成分差異大、氯離子濃度高、干擾因素多等原因,導致單一化驗方法的COD值波動較大,不能反映水質的真實情況,影響出水水質的檢測與判斷。針對這一問題,如東深水化驗室實施了多種檢測方法(含高氯法)并行的檢測手段,積極與深水集團及其他CMA認證的實驗室進行對比,簽訂兩家CMA認證檢測機構對處理過程及尾水進行定期取樣,并對每一批次的水樣全部采用重鉻酸鉀法(高)、重鉻酸鉀法(低)、重鉻酸鉀法(稀釋一倍)以及高氯法等四種方法檢測,客觀反映污水處理廠水質檢測數據的真實值。經過投產以來的不斷努力,如東深水能夠保證四種方法檢測達標。
明確行業學習目標
繼續強化企業內部管理
制定目標、不斷學習改進是一個污水處理廠保持穩定運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如東深水在保障正常生產的同時,以全國十佳污水處理廠(常州深水江邊污水處理廠、常州深水城北污水處理廠)為目標,組織員工進行全面系統調研學習,尤其針對6S、HSE、HACCP管理及IOS三體系認證,要求企業內部對各項內容進行對標,每月做針對性整改及工作匯報,為下一步各項體系認證打下基礎。
目前,如東深水各類管理體系清晰,管理模式已初見成效。2019年全年廠區生產安全零事故,成功接待迎檢86次,接待參觀150多人,備受園區及生態環境部門好評。另外,企業栽種夾竹桃3000余棵,改善治理鹽堿土、沙化土壤9000余平方米,廠區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地提升。
截至2020年1月31日,如東深水公司合計處理污水386萬噸,出水水質達標率99%以上,水處理設施運行率100%。如東深水在深水集團的領導下,積極推行先進的管理模式,嚴格控制運行質量,不斷加強“深水”品牌建設,為江蘇省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事業貢獻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