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第一財經
周一午盤,醫療固廢處理板塊全線飄紅,截至發稿,東華科技、博世科、高能環境等3股漲停,玉禾田沖擊漲停,興源環境、啟迪環境、萬邦達等大漲。

據生態環境部統計,截至2020年2月24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5830.8噸/天,較1月20日前增加應急處置能力928.0噸/天。湖北省及武漢市處置能力大幅提高,湖北省能力達到648.6噸/天,增加468.6噸/天;武漢市能力達到262.8噸/天(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爐100噸/天處理一般醫療廢物能力),增加212.8噸/天。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近期受疫情影響,我國多地紛紛加大了對醫療垃圾及醫療污水的監管力度,同時國內的醫療廢物處置能力迅速增長,2月11日達到5435噸/年,相比于疫情爆發前增加532噸/天。認為醫廢危廢處理及環衛行業需求有望迎來快速增長,考慮到疫情結束前復工時間目前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預計一季度工程類企業開工將受到較大影響,而運營類企業受復工時間影響相對較小,建議關注危廢及固廢龍頭龍馬環衛、盈峰環境、東江環保。
中原證券研報則認為,醫療廢物產生量大增,短期對危廢處理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幅度有限。隨著疫情的發生,醫院用口罩、防護服等物資消耗過快,醫療廢物產生量大幅度增長,部分區域醫療廢物處理能力偏緊成為階段性問題。醫療廢物供給增加有利于提升醫療廢物處理廠運行負荷,降低單位處理成本。但醫療廢物處理量占危險廢物總處理量的比重較小,因此,對危廢處理公司的2020年業績影響較為有限。
對于如何看待“疫情”后的環衛產業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環衛公司多為輕資產運營,現金流普遍較好,未來PPP模式疊加政府采購項目并存,因地制宜使用將持續推動環衛行業市場空間進一步發展;此外,本次“疫情”對環衛公司造成的負面影響有限,“疫情”后環衛清掃等標準將持續趨嚴,服務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項目的收費標準和盈利能力有望實現提升。持續看好去杠桿背景下現金流和運營資產的長期配置價值,給予環衛子行業“買入”評級。重點推薦玉禾田、盈峰環境、龍馬環衛,建議關注僑銀環保、港股北控城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