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國新聞網
北京環保企業馳援武漢 助力醫療污水安全處理

碧水源向武漢軍山方艙醫院提供污水處理裝備。 碧水源供圖
中新網北京2月23日電 (陳杭)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為集中收治已確診、且未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的輕癥患者,武漢正陸續增加方艙醫院建設,提升病患救治能力。為滿足方艙醫院醫療污水的處理需求,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碧水源)、北京潮白環?萍脊煞萦邢薰(下稱潮白環保)等企業與時間賽跑,“旋風式”配送污水處理設備,阻斷病毒傳播。
碧水源:輸出水處理技術
2月17日凌晨,海淀區環保企業碧水源接到緊急任務,要求為正在搶建的武漢軍山方艙醫院提供企業自主研發的智能集裝箱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CWT),保障醫療污水的高標準安全處理。
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當即下令:與時間賽跑,克服一切困難,用先進的膜技術為方艙醫院提供最安全的污水處理保障。
當天早上,兩輛貨車運載著日處理量達500噸的CWT裝備,從基地急駛而出,一路沒有停歇,傍晚抵達武漢。碧水源武漢子公司的一線業務骨干立即投入奮戰,于2月18日凌晨將裝備安裝到位,并連軸完成了現場調試。從接到通知到完成抗“疫”任務僅用不到24小時。

碧水源向武漢軍山方艙醫院提供污水處理裝備。 碧水源供圖
膜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之一?紤]到方艙醫院污水中可能含有細菌、病毒的特點,本次采用“預消毒+化糞池預處理+一體化處理設備+紫外/次氯酸鈉復合消毒”的處理路線。
碧水源自主研發的智能集裝箱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CWT)通過核心工藝處理,出水經多重消毒處理,對腸道病毒及呼吸道病毒有極高的滅活率,系統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標高于常規的醫院污水排放標準,該技術將成為醫療污水處理的關鍵裝備。
碧水源相關負責人表示,膜技術在醫療污水的處理中有著獨特優勢。“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疫情阻擊戰中,自主創新高科技力量是強有力的武器。”作為我國水處理膜技術領域的最大裝備制造商,碧水源正在密切聯系商討多地方艙醫院的應急污水處理設施事宜,力爭為醫院的污水處理提供高標準的安全保障。
此外,碧水源制定了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消毒工作方案,全力保障其承擔的全國200多個污水處理、供水、固廢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的穩定運行,涉及100多個城市。
潮白環保:生產20套污水處理設備裝置
近日,北京市順義區潮白環保的“玻璃鋼智能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在武漢長江新城方艙醫院投入使用,日處理能力達2200立方米,有力防范新冠肺炎病毒通過污水擴散傳播。
2月16日,潮白環保接到關于武漢長江新城方艙醫院建設過程中急需2000立方米污水處理設備的請求。該公司董事長黃玉寶表示:“挑戰很大,但不能含糊,這就是軍令狀,我們要調動全部資源高效高質完成,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
該公司原計劃3月份復工復產,接到武漢方面的通知后,黃玉寶即刻動員公司在京的技術人員,迅速聯絡各合作單位及各專業技術人員,分析長江新城方艙醫院的技術及個性化要求。
在對人員進行認真安全排查后,30余人的技術保障隊伍組建完成,日夜兼程,分為兩組,迅速調集各個生產零配件,開始設計、制作、安裝、調試,制作成標準化部件。由于工人數量少,技術人員加入到制作中。
黃玉寶介紹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們征得用戶同意,將春節前按訂單生產的裝備優先用于抗擊疫情。
16日接到長江新城方艙醫院的需求后,2月17日,第一批4套共計400立方米設備便啟程發往武漢。2月18日第二批10套1000立方米設備完成,2月19日第三批6套600立方米設備完成發貨。
短短3天,總計20套、每套100立方米智能污水處理一體化裝備從北京順義發出。裝備運抵武漢后,該公司通過視頻,與施工人員實時溝通,配合工程建設、安裝、調試,目前20套智能污水處理設備,已經投入使用。
據悉,醫療廢水經過過濾消毒等預處理流程后,達到國家排放標準,進入市政管網系統,可減少對環境和人員的危害,守護武漢乃至長江的生態環境健康。(完)
已群發消息
-
00:01發送完畢
-
昨天 00:01發送完畢
-
星期六 00:01發送完畢
-
星期五 00:01發送完畢
-
星期四 00:01發送完畢
-
星期三 00:01發送完畢
-
02月18日發送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