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2019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視頻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茲定于2019年12月28—31日組織召開“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2019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視頻評審會議。此次評審采用視頻答辯方式進行,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119人。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文件精神,現將評審專家名單予以公布。
組1:有機固廢清潔轉化與高效利用
指南方向:1.2 有機固廢定向生物轉化機制及調控原理;1.4 有機固廢全組分清潔轉化及安全利用新技術;4.1 城鎮有機固廢高值化利用技術及示范;4.2 城鄉混合有機垃圾快速穩定化及資源化利用技術;4.3 污泥快速減量與資源化耦合利用技術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王林風
|
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
2
|
李秀金
|
北京化工大學
|
3
|
鞠美庭
|
南開大學
|
4
|
郭榮波
|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
5
|
常志州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6
|
李潤東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7
|
張大雷
|
遼寧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
8
|
李彩斌
|
北京中持綠色能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9
|
沈飛
|
四川農業大學
|
10
|
谷潔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11
|
許敏
|
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
|
12
|
尹軍
|
吉林建筑大學
|
13
|
郝曉地
|
北京建筑大學
|
14
|
張世文
|
波鷹(廈門)科技有限公司
|
15
|
徐愿堅
|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
16
|
史宣明
|
中糧工科(西安)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
17
|
朱玉雷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
組2:有機固廢無害化處置利用及毒害組分快速識別
指南方向:1.5 危險廢物毒害組分快速識別與檢測新技術;4.4 中藥固廢及抗生素菌渣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置技術;4.6 有機固廢高效氣化及產品深度利用技術與裝備;4.7 固廢焚燒殘余物穩定化無害化處理技術與裝備;4.8 有機危廢高效清潔穩定焚燒處置技術與裝備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春城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2
|
王定國
|
重慶三峰卡萬塔環境產業有限公司
|
3
|
陳善平
|
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
4
|
許玫英
|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
5
|
呂清剛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6
|
羅義
|
南開大學
|
7
|
陳代杰
|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
8
|
安太成
|
廣東工業大學
|
9
|
黃業茹
|
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
|
10
|
解強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11
|
吳德會
|
廈門大學
|
12
|
韓旭
|
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
13
|
劉廣青
|
北京化工大學
|
14
|
張瑞芹
|
鄭州大學
|
15
|
雷廷宙
|
河南省科學院
|
16
|
周建斌
|
南京林業大學
|
17
|
姜振華
|
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
|
組3:典型固廢源頭減量與高值利用
指南方向:1.3 重點行業固廢源頭減量清潔工藝新技術—化工子方向;2.2 精細化工園區磷硫氯固廢源頭減量及循環利用集成技術;2.3 廢紙替代清潔生產工藝及固廢源頭減量集成技術;4.5 廢棄秸稈制備能源化學品成套技術與裝備;6.5 廢雜塑料包裝物綠色循環與高質利用技術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佘遠斌
|
浙江工業大學
|
2
|
劉小力
|
化工部長沙設計研究院
|
3
|
張勁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4
|
陳明強
|
安徽理工大學
|
5
|
陳漢平
|
華中科技大學
|
6
|
邵雙喜
|
寧波工程學院
|
7
|
汪傳生
|
青島科技大學
|
8
|
孫立
|
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
|
9
|
周虹光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10
|
崔崇
|
南京理工大學
|
11
|
靳福明
|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
12
|
夏明桂
|
武漢紡織大學
|
13
|
王延吉
|
河北工業大學
|
14
|
季君暉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15
|
陳新泉
|
廣東省造紙研究所
|
16
|
丁志文
|
中國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
|
17
|
黃科林
|
中國科技開發院廣西分院
|
組4:大宗工業固廢大規模增值利用
指南方向:1.1 大宗鋁硅酸鹽無機固廢物相重構與轉化利用科學基礎;5.1 大宗工業固廢協同制備低成本膠凝材料及應用技術;5.2 工業固廢大摻量制備裝配式預制構件技術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尹中林
|
中鋁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
|
2
|
趙新力
|
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3
|
張覃
|
貴州大學
|
4
|
吳瀾爾
|
北方民族大學
|
5
|
肖力光
|
吉林建筑大學
|
6
|
趙鵬
|
長安大學
|
7
|
馮慶革
|
廣西大學
|
8
|
石云興
|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
9
|
肖慧
|
西安墻體材料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10
|
楊義
|
廣西魚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11
|
廖洪強
|
山西大學
|
12
|
解偉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13
|
李國忠
|
濟南大學
|
14
|
鄭文忠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5
|
陳胡星
|
浙江大學
|
16
|
文柏鳴
|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
17
|
徐惠忠
|
煙臺大學
|
組5:工業固廢清潔利用與安全處置
指南方向:1.3 重點行業固廢源頭減量清潔工藝新技術—冶金子方向;2.1 鋼鐵冶煉難處理渣塵泥過程協同控制與生態鏈接技術;5.3 復雜鉛基多金屬固廢協同冶煉技術與大型化裝備;5.4 鎳鈷/鎢/銻戰略金屬冶金固廢清潔提取與無害化技術;5.5 廢棄環保催化劑金屬回收與載體再用技術;5.6 高濃工業危廢資源化回收與污染控制技術;5.7 放射性固廢清潔解控與安全處置技術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津
|
太原理工大學
|
2
|
薛正良
|
武漢科技大學
|
3
|
馮婕
|
山東乾舜礦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
|
楊任新
|
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5
|
宋興誠
|
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6
|
王輝
|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
|
鐘秦
|
南京理工大學
|
8
|
夏曉彬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
9
|
李志明
|
西北核技術研究院
|
10
|
韓洪軍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1
|
管則皋
|
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
|
12
|
葉恒棣
|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13
|
許振明
|
上海交通大學
|
14
|
韓正昌
|
南京格洛特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15
|
趙峰
|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
16
|
劉新華
|
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
|
17
|
劉德軍
|
國家電投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組6:廢棄復合器件/材料循環利用
指南方向:6.1 退役磷酸鐵鋰電池分選與正極材料高值化利用技術;6.2 退役三元鋰電材料高效清潔回收利用技術;6.3 廢舊服務終端自動化拆解與高效回收利用技術;6.4 廢舊智能裝備機電一體化再制造升級技術;6.6 廢鉛膏短程轉化與清潔再生技術;6.7 大宗金屬鋁/銅再生過程灰塵高效回收與污染控制技術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述明
|
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
|
2
|
劉承帥
|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
3
|
尉克儉
|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4
|
何國才
|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5
|
王東哲
|
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6
|
張一敏
|
武漢科技大學
|
7
|
姚素平
|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8
|
曹志成
|
寶武集團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
|
9
|
李令奇
|
廣州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
|
10
|
梁秀兵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
|
11
|
歐開良
|
鄭州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12
|
尹鳳福
|
青島科技大學
|
13
|
肖睿
|
東南大學
|
14
|
馬立云
|
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
|
15
|
李麗
|
北京理工大學
|
16
|
吳孟濤
|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17
|
王含淵
|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組7:分類回收與精準管控
指南方向:1.6 城市固廢大數據挖掘及全生命周期管控新技術;3.1 社區垃圾源頭智能分類與清潔收集技術及裝備;3.2 城鎮建筑垃圾智能精細分選與升級利用技術;7.1 資源循環利用過程精準管理支撐技術與應用示范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王武祥
|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2
|
趙愛華
|
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
3
|
馬保國
|
武漢理工大學
|
4
|
郅曉
|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
5
|
盧月紅
|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
|
6
|
吳超凡
|
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
|
潘志成
|
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
|
8
|
張健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9
|
周國梅
|
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
|
10
|
黃進
|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11
|
楊敬增
|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
12
|
蔣荃
|
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3
|
潘曉勇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14
|
李素芹
|
北京科技大學
|
15
|
何晟
|
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
|
16
|
張濤
|
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17
|
劉軍
|
沈陽理工大學
|
專業機構: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專項聯系方式:010-5888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