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致”為方向,環翠區堅持高標準、高要求,重點推進科技創新領域改革,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鏈,優化營商環境,為精致城市發展助力,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 在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水處理膜產業作為新材料應用產業的重要分支,備受關注。預計到2020年,膜產業的市場空間將超過5000億元,水處理分離膜市場空間也將超過1600億,市場空間廣闊。

在此背景下,威海市搶抓機遇,在2018年威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創新產業園區建設,規劃布局中歐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產業園。并將其列入市級發展規劃。環翠區便將中歐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產業園建設納入“攻堅突破”重點推進事項,出臺推進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全力支持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據悉,中歐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產業園總投資5.5億元,總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園區規劃定位為世界一流的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創業中心,集研發、孵化、生產、展示、交易、投資于一體的國際化、專業化新型產業園區和國際水處理及膜技術產業研發、轉化、生產、配套基地。旨在打造中國高端膜產業與技術創新基地、世界一流的膜高技術產業集群,建成創新能力突出、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世界級水處理及膜技術應用產業基地。

打造專業研究院,集聚科研資源。園區依托中國膜工業協會、歐洲膜學會、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科研資源,打造中歐膜技術研究院,聘請歐洲膜學會榮譽主席恩瑞克德利奧里教授擔任榮譽院長,集聚了意大利膜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大學等10余家科研機構研發力量,重點開展性能膜材料開發、新型膜組件設計、耦合膜過程開發與設計、高端分離膜裝備的開發等4個方向、10余項研究,加快膜技術產品研發和成果應用。目前,研究院已申請專利32項,與捷克Mega集團開展的“高性能雙極電滲析膜的研發及產業化聯合研究”項目入選山東省國際科研合作備選項目。

為優化營商環境,環翠區聚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深入開展“三聯三服”活動,推出了“全程代辦”服務;堅持圍繞膜產業發展謀篇布局,強化政策供給,制定了《關于加快建設中歐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產業園的推進方案》等12項扶持政策。園區內新建人才公寓66套,配備餐廳、咖啡廳、健身房、網球場等公共服務,周邊建設了愛山實驗學校、里口山醫院、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等工程,構建了涵蓋住房、醫療、教育、休閑等多方面的綜合服務體系,讓人才扎根環翠,生活無憂。

主動出擊,精準雙招雙引。環翠區組建膜產業“雙招雙引”工作專班,對膜行業龍頭企業進行全面摸排,建立企業和人才資源數據庫,將150家企業和55名海內外人才納入其中,主動登門拜訪,有針對性開展招商,廣納項目、人才。截止目前,園區已入住美國AMI序列企業山東鼎智瑞新材料、高新技術企業格潤環保、美水澤元、德實環保等企業13家,總投資9000萬元,預計年產值過億元。在風景如畫的環翠區,用一條前景廣闊的膜產業鏈條,塑造一個蔚藍的創業之夢。我們也看到,在這個冬天,中歐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產業園正揚帆起航,駛向最廣闊的海洋。精致文化,涵養文脈優雅生長精致城市不僅要有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的“身”,也要有文化積淀的“心”。環翠區以“精致城市”建設為突破口,不斷挖掘城市人文內涵,豐富威海人的文化生活,讓文化氣質成為城市的獨特魅力。

環翠區中國油畫小鎮的建設,將城市文化氣質與環境特色相交融,打造出一處文藝氣息濃厚的“網紅”圣地。以“培育引進藝術家、扶持鼓勵企業家、走進尋常百姓家”為基本原則,通過強化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以學術引領和產業集聚為途徑,打造區域文化藝術品牌。作為市級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之一的油畫小鎮,從2017年開建至今,基礎規劃建設已基本完成。益海路藝術核心區、半月灣創作休閑區、北海油畫產業區、31.5公里的環海路……圍繞文化“特而濃”的思路,中國油畫小鎮與精致城市建設深度融合,致力于做大、做強、做優文化產業,真正做到藝術要素富集、產業特色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
來源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090135400068245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