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天環境引入國資戰投 新合作能否解救老危機?
11月27日,博天環境公布,公司與中國誠通生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通生態”)友好協商,雙方有意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發揮各自業務領域優勢,實現互利共贏。誠通生態與博天環境雙方于2019年11月27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本協議為戰略合作的原則性框架文件。
雙方同意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發揮各自業務領域優勢,通過戰略合作實現互惠共贏。誠通生態利用其市場資源業務優勢、博天環境利用其在高端工業水處理系統、城市水環境、土壤修復和環保裝備等領域經驗,雙方在股權、資產和業務拓展等方面展開多項合作。
雙方初步達成共識,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引進誠通生態成為公司的戰略投資者,積極探索在公司治理、產業協同和升級優化、資金和技術支持等方面開展合作。
今年對于博天環境而言似乎并不順利,先后經歷了斷薪裁員、被評級機構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單、股東減持、業績虧損、“官司”纏身、時任董秘遭監管等一系列危機。(詳情點擊:博天環境近日麻煩不斷 蒙眼狂奔后昔日龍頭如何重新崛起?)
經歷重重危機之后博天環境如何自救,之前一位受訪人曾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透露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可能收購博天。
而在折戟PPP放緩腳步之后,博天環境也在積極地尋找合作伙伴,那么這次博天引進的這位戰略投資者誠通生態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據北極星水處理網查閱,誠通生態是中國紙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以林漿紙生產、開發及利用為主業的國有大型企業,也是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以“林漿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而中國紙業投資有限公司的“爸爸”又是國資委監管企業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誠通集團”)。
誠通集團成立于1992年,由原國家物資部直屬物資流通企業合并組建而成,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是國資委首批建設規范董事會試點企業和首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企業。2016年2月,中國誠通被確定為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主營業務為股權運作、金融服務、資產管理,以及綜合物流服務、生產資料貿易、林漿紙生產開發及利用等。控股多家上市公司。
這么看來,誠通生態的“爸爸”和“爺爺”著實來頭不小。博天環境也在一系列危機之后引入國資“輸血”。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資紛紛入股環保民營企業,碧水源、東方園林、環能科技、清新環境、國禎環保等紛紛引國資入股。業內專家認為兩者結合是市場化競爭的結果,或將催生行業新格局,國企環保龍頭有望誕生。
而近日宣布擬成立的江蘇省環保集團、三峽北控南京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及11月27日揭牌成立的長江綠色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似乎有望印證專家的觀點。
短貸長投是目前環保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國資有錢缺技術,民企受限于“短貸長投”缺資金,在市場催化下,二者一拍即合。
對于許多水處理企業而言,引入國資一方面看中其“樹大好乘涼”,國資也將受益于民企創新的靈活性和技術優勢;而另一方面,民企尚處于“缺錢”狀態,從今年多項水處理項目終止可知一二。(詳情點擊:2019年這些污水處理項目終止,原因各有不同!第三起了!半個月內連續終止三PPP項目,啟迪環境怎么了?)所以,對于環保民企而言,引入國資主要還是為了自救。
在融資趨緊的背景下,國資的資金優勢有望與上市民企的技術、項目管理優勢產生協同效應。三峽集團和國禎環保、中交集團和碧水源已攜手開啟協同中標的進擊之路。
對于處于多事之秋的博天環境來說,這次新合作能否解救之前的危機,后續二者合作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博天環境近日麻煩不斷 蒙眼狂奔后昔日龍頭如何重新崛起?
在經歷了斷薪員工流失、被評級機構列入負面觀察清單、股東減持、業績虧損、虧本甩賣“親兒子”股權、被“繼子原股東”告上法庭等一系列危機之后,近日,博天環境又遇麻煩。
11月14日,上交所披露,博天環境存在信息披露違規,決定對該公司及其時任董事會秘書劉世博予以監管關注。
博天環境2018年收購高頻美特利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高頻環境”)70%股權,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2019年6月,高頻環境原股東許又志、王霞、王曉就此次股權收購事項提出仲裁申請,要求解除此前已簽訂的購買協議并退還股權。
法院于2019年6月14日凍結了博天環境持有的高頻環境70%股權,凍結期自2019年6月14日起至2022年6月13日。此次仲裁申請事項涉案金額約為3.8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5.92%。
2019年8月19日,博天環境披露了關于公司涉及仲裁事項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收到仲裁申請書后積極與申請人進行溝通協調,雙方本著解決爭議、繼 續推動相關交易的目的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就申請人撤銷仲裁申請等相 關事宜達成了初步共識,從而進行了信息披露暫緩和豁免事項登記審批。
2019年11月14日,博天環境披露仲裁進展公告,公告稱上述仲裁事項經過10月15日第一次開庭審理并未形成仲裁結果,本案仲裁庭決定于2019年12月26日在北京仲裁委員會進行第二次開庭審理。
上交所稱,博天環境作為仲裁案件被申請人,涉案金額較大,達到臨時公告披露標準。雖后續高頻環境可能撤銷仲裁申請,但這屬于應當在公告中提示的不確定性事項,并不屬于可以作為暫緩、豁免披露的合理事由。
一、高頻環境仲裁案糾紛始末
2018年5月,博天環境公告,公司擬以29.88元/股發行股份,并支付1.5億元現金,合計作價為3.5億元購買許又志、王霞、王曉所持有的高頻環境70%股權。同時,博天環境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7億元。
《收購協議》簽署后,博天環境按照協議約定向高頻環境支付了 3000 萬元定金,并于 2018 年 11 月完成了高頻環境 70%股權的工商變更登記,改組了高頻環境的董事會,博天環境委派了財務負責人并由高頻環境董事會審議通過,博天環境成為高頻環境持股 70%的大股東。
收購完成后,高頻環境便為博天環境帶來了可觀的業績。在高頻環境2018年10月31日并表后,僅在當年11月及12月最后兩個月,高頻環境就實現約0.57億元的凈利潤。
博天環境作為一家水環境解決方案工程總承包商,在1995年成立,2017年2月成功上市。高頻環境是從事集成電路(IC)、新型顯示行業超純水制備及廢水處理的綜合水處理服務提供商,具有水處理行業領先的集成設計能力。
珠聯璧合,看似美滿,卻在一年后二者關系發生了轉變。
2019年6月,許又志、王霞、王曉認為博天環境在拿到證監會核準批文后長達半年的時間里,沒有履行支付對價的合同義務,要求解除合同。
對此,博天環境認為,公司于2018 年 10 月 23 日取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批文,該批文的有效期為 12 個月。公司積極履行合同相關義務。在高頻環境 70%股權過戶后 40 個工作日內,博天環境已經開始向許又志、王曉進行發行股份準備,2019 年 7 月 29 日,博天環境收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證券變更登記證明》,該部分股份辦理完畢股份登記手續。因此,公司支付現金對價的期限尚未屆滿,不存在所謂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的情況,申請人無權解除合同。
法院于2019年6月14日凍結了博天環境持有的高頻環境70%股權,凍結期自2019年6月14日起至2022年6月13日。
2019年8月19日,博天環境披露了關于公司涉及仲裁事項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收到仲裁申請書后積極與申請人進行溝通協調,雙方本著解決爭議、繼 續推動相關交易的目的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就申請人撤銷仲裁申請等相 關事宜達成了初步共識,從而進行了信息披露暫緩和豁免事項登記審批。
今年10月,許又志曾就人格權糾紛向博天環境發起訴訟。訴訟狀顯示,博天環境在許又志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非法途徑竊取了其個人證券賬號等信息,借此向其發行股票。
對此,博天環境回應稱,這是基于收購高頻環境股權相關協議的合理履約,且其并未通過非法途徑竊取許又志的個人證券賬戶,賬戶信息是高頻環境以書面形式提供給公司。
在提起仲裁的同時,許又志還就自己所持有的股權問題提起訴訟。11月5日,許又志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訴狀》。
該起訴狀中顯示,博天環境與匯金聚合(寧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匯金聚合)曾協議購買許又志及王曉手中30%高頻環境的股權。其中,許又志持有高頻環境19.5%的股權。
博天環境為匯金聚合旗下控股公司,但兩者均未支付許又志持有高頻環境股權的預付款1950萬元,以及第一期股權轉讓款9360萬元。
博天環境在該訴訟公告中表示,經核實,匯金聚合確實與許又志簽署了收購高頻環境股權的相關協議,但鑒于對方已提出仲裁申請,繼續收購高頻環境30%股權顯然不符合當時的交易目的以及前述合同約定。
2019年11月14日,博天環境披露仲裁進展公告,公告稱上述仲裁事項經過10月15日第一次開庭審理并未形成仲裁結果,本案仲裁庭決定于2019年12月26日在北京仲裁委員會進行第二次開庭審理。
上交所稱,博天環境作為仲裁案件被申請人,涉案金額較大,達到臨時公告披露標準。雖后續高頻環境可能撤銷仲裁申請,但這屬于應當在公告中提示的不確定性事項,并不屬于可以作為暫緩、豁免披露的合理事由。博天環境存在信息披露違規,決定對該公司及其時任董事會秘書劉世博予以監管關注。
二、屋漏偏逢連夜雨,博天環境今年來危機不斷
自上市以來一直表現穩健的博天環境似乎時逢“多事之秋”,斷薪裁員、被評級機構列入負面觀察清單、股東減持、業績虧損、仲裁糾紛……危機不斷。
斷薪員工流失
據《紅周刊》報道,博天環境自7月份以來,總部大部分員工被暫停發薪,員工不正常離職情況嚴重,2018年6月底時,博天環境尚有2237名員工,可到了今年年中時已減少至1889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博天環境總負債近百億。此外,目前博天環境大股東的絕大部分股權已被質押。
據透露,自今年7月起,博天環境總部職能部門+幾個區域中心大部分員工的工資已經停發,子公司和項目部門的薪酬還在發放、以維持工程運行,但也是自籌資金。
被新世紀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9月30日,新世紀評級公告,決定將博天環境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主要基于博天環境實際控制人所持股權質押比例高、2019年上半年業績下滑,流動性持續緊張、子公司股權被凍結等因素。
新世紀評級認為,2019年6月末,博天環境流動資產為46.03億元,流動負債67.36億元,流動比率68.34%,速動比率51.9%,貨幣資金10.96億元(其中受限資金2.2億元),短期剛性債務27.19億元,資產流動性緊張,“近年來博天環境債務規模快速增長,資產負債率維持高位”。
新世紀資信的評級跟蹤報告也指出,博天環境資本性支出壓力持續增加,債務循環壓力較大,債務期限結構亟待調整,股份質押風險。報告評論稱,博天環境在建項目規模較大、特別是2017年以來新增不少PPP項目,公司業務處于擴張期,且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
業績下滑
2019年上半年,博天環境營收和凈利雙雙出現下滑,流動性持續緊張。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89億元和0.5億元,同比下滑8.73%和46.7%,經營活動現金流流出0.47億元。
近日博天環境披露三季報,凈利潤由盈利轉為虧損,降幅明顯。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博天環境實現營收16.69億元,同比下滑42.85%;實現凈利潤-2.4億元,同比下滑251.06%;扣非后虧損2.78億元,同比下滑294.91%。
對于業績下滑,博天環境表示,主要是因為受市場及融資大環境影響,公司在建項目的工程進度放緩所致。報告顯示,報告期末博天環境預付賬款較期初增加1.73億元,增幅為175.08%;存貨較期初增加5.68億元,增幅為106.96%。
股權凍結
因博天環境與高頻環境的仲裁糾紛,法院于2019年6月14日凍結了博天環境持有的高頻環境70%股權,凍結期自2019年6月14日起至2022年6月13日。
11月11日,博天環境公布,近日,公司收到《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股權司法凍結及司法劃轉通知》和《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獲悉公司控股股東匯金聚合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1.48億股有限售條件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35.48%)被司法凍結。
公司控股股東匯金聚合持有公司股份1.48億股,全部為有限售條件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5.48%;本次匯金聚合所持公司全部股份1.48億股被司法凍結,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占公司總股本的35.48%。
股東減持
2018年11月19日晚間,博天環境發布《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計劃的公告》,表示其三大創投股東欲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博天環境股票,三者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1.26億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1.35%。這一減持被稱為“清倉式”減持,因減持比例設置的上限正是這三大創投股東的持股比例。
此后的2019年,股東減持事件也接連發生。
3月1日,博天環境公布,北京京都匯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計劃自2019年3月7日至2019年6月4日內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803.1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3月22日,博天環境公布寧波高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計劃于2019年3月28日至2019年9月24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803.1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6月4日,博天環境公布,公司股東北京京都匯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4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數量為0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京都匯能的本次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7月17日,博天環境公司股東北京京都匯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803.1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8月2日,博天環境公布,公司股東平潭鑫發匯澤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833.2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9月11日,博天環境公布,寧波高利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720.1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9%。
10月21日,博天環境公告稱,京都匯能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401.5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6%。
開啟賣賣賣的節奏
上半年,博天環境全資子公司博華水務將其所持有的四川發展國潤環境10%的股權轉讓給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形成投資收益1914.35萬元;公司將其所持有的博慧科技有限公司50.1%股權以及全資子公司天際戰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博慧科技5%股權轉讓給匯金聚合(寧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形成投資收益2424.12萬元。
10月,博天環境再次宣布將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屯留博華水務有限公司97.42%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深水海納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轉讓價款為2559.98萬元。屯留博華水務為博天環境設立控股子公司,截止6月末其余額為3775.21萬元,虧本甩賣。
三、蒙眼狂奔后,昔日龍頭能否重新崛起
博天環境的“流年不利”其實并非沒有預兆,2018年東方園林的發債失利對環保企業來說猶如“當頭棒喝”。狂做PPP業務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為日后“暴雷”埋下了伏筆。
博天環境這幾年承攬了多筆大額環保工程,如:2017年9月中標福建武夷山市67億元的“水美城市”工程PPP項目,2018年2月聯合中標20億元的廣西昭平縣一江兩岸景觀帶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2018年11月中標福建漳州市27億元的內河水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蒙眼狂奔后資產負債率也由2015年的67%增至今年6月底的81%。
而在重重危機下博天環境如何自救,一位受訪人曾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透露,“博天環境正在和長江大保護談判中,長江大保護可能收購博天”。而其口中的“長江大保護”正是三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長江生態環保集團。
對于PPP,讓人愛之,敬之,卻又讓人恨之,畏之。
對于博天環境這個昔日龍頭能否重新崛起,北極星水處理網在這里引用曾經一位讀者的留言:“博天的設計在行業內確實領先~細致程度已經被無數人認可~大環境下生存不易~即使出現方向性或其他方面的失誤~但就沖博天的設計能力也一定會有好的未來~不管結局如何~博天一定能有他再次崛起的方式~”
啟迪環境:半個月連續終止三PPP項目 究竟怎么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1月13日,啟迪環境公布,公司于2019年11月13日召開第九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實施老河口市城南污水處理廠PPP項目的議案》。
啟迪環境稱,因公司未能與業主方就整體建設規模、項目投資調整及污水處理價格等事項達成一致意見,雙方決定提前終止《老河口市城南污水處理廠PPP項目合同》。同時,提請董事會授權經營管理層辦理后續的項目清算及項目公司注銷的相關工商手續。
截止目前,該項目未正式開展,未形成相應的投資及在建工程。該項目的終止實施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不會影響公司的業務獨立性。終止前述項目有利于防范公司經營風險,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利益。
據悉,本項目初步工程總投資概算為1.7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11月1日到現在,啟迪環境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里已宣布終止參與3項PPP項目。
11月1日,啟迪環境于公告,因公司與招標人、采購人未達成一致意見,公司決定終止湖北省來鳳縣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工程和來鳳縣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擴容改造及污水收集管網擴建工程PPP項目及武威市涼州區靜脈產業園PPP項目。目前,上述項目均未成立項目公司,未正式開展項目建設相關工作,項目終止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據悉,兩項目合計總投資13.4億元,已經重新招標被三泰環境及光大國際分別接手(詳情點擊:啟迪環境:終止參與兩PPP項目!)
在終止參與PPP項目這件事上,啟迪環境也絕非“孤家寡人”,據北極星水處理網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十余起污水處理項目或因資金問題或因合同原因未能成行,最后終止,重新招標,另覓良人。(詳情點擊:2019年這些污水處理項目終止,原因各有不同!)
雖說項目終止這件事并不稀奇,但半個月內連續發布公告,終止三起PPP項目,項目總投資額超15億元,這,似乎并不常見。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老河口市城南污水處理廠PPP項目的具體情況。
老河口市城南污水處理廠PPP項目大起底
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南污水處理廠PPP項目項目建設內容為新建設計規模為10萬m³/d的城南污水處理廠(其中粗格柵及提升泵房、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鼓風機房及變配電間、二次提升泵房、反沖洗泵房及廢水回收水池、接觸消毒池、加氯加藥間、巴氏計量井和污泥脫水機房等土建按14萬m³/d建成),建設內容包括廠內處理構筑物和廠區配套附屬設施等,可研估算投資21689.77萬元。
項目采用 AAO 氧化溝+生物濾池+纖維轉盤濾池工藝, 出水水質執行一級 A 標準。廠區選址位于科技產業園陳埠污水處理廠以南河灘地區域,占地 面積約 150 畝。
本項目采用BOT方式運作,合作期為30年,其中建設期12個月(含試運行)。
該項目于2017年8月啟動資格預審公開招標。
2017年12月,啟迪環境(當時名稱為“啟迪桑德”)宣布中標該項目,項目投資估算總價為17300萬元,污水處理運營服務費單價為1.378元/立方米。
北極星水處理網經查閱并未發現項目再招標的相關信息,該項目后續將“再嫁”給誰,北極星水處理網也將持續關注。
啟迪環境怎么了?
半個月,啟迪環境分別宣布終止2起污水處理項目和1起靜脈產業園項目,總投資逾15億元,終止原因皆為與招標人、采購人未達成一致意見。回溯過去的一年,啟迪環境經歷了董事長文一波辭職、公司更名、股權變更等,成績與危機并存。
接下來,北極星水網為大家梳理下啟迪環境2019大事記,看看啟迪環境究竟怎么了!
2018年年報披露:毛利率下滑 增收不增利
啟迪桑德于2019年4月23日披露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9.9億,同比增長17.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4億,同比下降48.5%;每股收益為0.38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7.7%,較上年降低3.3個百分點,凈利率為6.3%,較上年降低7.3個百分點。
文一波辭去啟迪桑德董事長職務 文輝接任
4月23日,啟迪桑德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公司董事長文一波先生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文一波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公司于 2019 年 4 月 20 日召開了第九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董事長辭職及選舉新任董事長的議案》。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公司董事會同意選舉文輝先生擔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職務。
公司名稱變更
啟迪桑德7月9日晚間公告,公司決定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自2019年7月10日起,公司名稱由“啟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 “啟迪桑德”變更為“啟迪環境”。
啟迪桑德:財務被質疑被下發問詢函
今年5月13日晚啟迪桑德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對多項財務數據的異常情況進行說明,包括公司業績、現金流、負債、應收賬款和項目進展等多個方面。讓人引起注意是其在年報問詢函中按照要求列出當年為職工支付資金用途明細表,其中“辭退福利”一項支出5158.73萬元。
啟迪環境發布半年報 凈利潤降43.05%至3.46億元
啟迪環境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約48.01億元,同比下降11.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46億元,同比下降43.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1.86億元,同比下降68.60%;基本每股收益0.214元。
多項目停滯
去年9月,上證報曾刊文《擴張過快造血乏力,啟迪桑德拿什么推動148億元在建工程?》指出,高速擴張下,需要警惕公司資金鏈風險和收益風險。據查,2013年至2017年,啟迪桑德在建工程規模依次為9.3億元、23.5億元、62億元、93.6億元和129億元,5年多時間增長約15倍。
從2018年的財務數據來看,啟迪桑德確有“收縮”的跡象。至2018年底,公司的在建工程規模為133億元,增速已放緩。另外從占比來看,至2018年年底,公司在建工程的規模占總資產的33.38%。一年前,公司在建工程規模占到公司總資產的38.68%。
近半個月,啟迪環境分別宣布終止2起污水處理項目和1起靜脈產業園項目,總投資逾15億元,終止原因皆為與招標人、采購人未達成一致意見。
啟迪環境三季報凈利潤4.39億 同比下降48.23%
啟迪環境于2019年10月26日披露三季報,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3.6億,同比下降13.2%;實現歸母凈利潤4.4億,同比下降48.3%;每股收益為0.27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4.7%,同比降低6.4個百分點,凈利率為6.7%,同比降低3.8個百分點。
流動負債高 現金流承壓
近年來高速擴張的啟迪桑德一直飽受質疑。反映在財務數據上,2015年至2018年,公司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73億元、112億元、120億元和157.5億元。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79億元,-4.63億元,-3.71億元(調整后)和-7.43億元。
正式納入雄安體系
啟迪桑德3月21日早間雙雙發布公告顯示,啟迪桑德和啟迪古漢均接到控股股東啟迪科服轉發啟迪控股(系啟迪科服的控股股東,兩家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下發的《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控股股東籌劃股份變動的通知》函件,雄安新區管委會、雄安集團、清華大學、清華控股及啟迪控股于3月20日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涉及啟迪控股的股權變更等相關事宜。
11月9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啟迪科服轉發啟迪控股(系啟迪科服的控股股東)下發的函件,清華控股當日與雄安基金公司簽訂協議,后者通過受讓和增資啟迪控股,將與清華控股持股數相同,從而共同控制兩家上市公司。
啟迪環境牽手濟寧任城區政府 30億投向6大生態環境項目
今年8月,啟迪環境與濟寧市任城區政府在全面深化協作合作、推進生態體系建設、實施重點合作項目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意向性、可行性生態環境合作項目包括河流水質綜合提升工程、濕地生態工程、飲用水源地置換及城市供水一體化建設項目等6個生態環境項目。上述項目預計總投資約為30億元人民幣(具體以項目落地投資額為準)。
結語
環保產業作為政策導向型及資金密集型產業,往往深受政策變化及資金境遇影響,如今正式納入雄安體系的桑德環境后續發展如何,我們還將繼續關注。
2019年這些污水處理項目終止 原因各有不同!
10月30日,石家莊國際貿易城污水處理廠工程PPP項目發布暫停公告,暫停原因為“因原實施方案規定出水水質的一級A排放標準,不符合當前的排放要求,故本項目需要進行技術性調整,現暫時停止招標采購活動。”
無獨有偶,今年以來,主動終止或被終止的污水處理項目不僅僅是這一個,而且終止的原因各有不同,北極星水網特將2019年終止的污水處理項目整理如下,看看項目終止的理由都有啥!
第一類:資金困境 難以為繼
石盤(四海)食品醫藥產業園工業供水廠及污水處理廠PPP項目
(詳情點擊:天翔環境收到終止4.46億元石盤PPP項目合同通知)
石盤(四海)食品醫藥產業園工業供水廠及污水處理廠PPP項目投資總金額4.46億元。2016年12月天翔環境中標該項目社會投資人,2017年1月與簡陽市現代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簡陽市天翔供排水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2月與簡陽工業集中發展區管理委員會簽訂《石盤(四海)食品醫藥產業園工業供水廠及污水廠處理廠PPP項目合作建設合同》,負責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維護管理。2017年10月以來,天翔環境資金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推進緩慢,設備供應不能到位,且情況持續惡化,不能按期完成項目建設。
石盤(四海)食品醫藥產業園污水處理廠于2018年底基本建成調試,順利完成中央環保督查整改任務。截至2019年5月31日,公司、簡陽市天翔供排水有限公司仍未解決項目的投(融)建設及運營維護管理問題。為維護廣大公眾利益,簡陽工業集中發展區管理委員會決定,終止與簡陽市天翔供排水有限公司簽訂的《石盤(四海)食品醫藥產業園工業供水廠及污水廠處理廠PPP項目合作建設合同》及《補充協議書》。
容縣松山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
10月30日,廣西容縣松山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發布終止公告。公告顯示,本項目因業主資金方面的原因終止招標。
據悉,該項目擬新建污水處理廠一座,日處理規模為800m³,包含污水處理工程設備、安裝調試及配套建設管網、廠區道路、給排水、電力、綠化、消防等附屬設施工程。預算金額為1452.59萬元。
第二類:甲方原因 不能繼續
蕭縣鄉鎮污水處理工程東部區域PPP項目
(詳情點擊:中電環保公告:蕭縣鄉鎮污水處理工程東部區域PPP項目終止實施)
中電環保4月15日公告,針對公司2017年10月中標的安徽蕭縣鄉鎮污水處理工程東區 PPP 項目,公司已成立了中電環保(蕭縣)水務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并開展建設工作;但由于甲方負責的建設條件一直未能具備,公司決定終止實施安徽蕭縣鄉鎮污水處理工程東區 PPP 項目及相關事項。
據悉,蕭縣鄉鎮污水處理工程東部區域PPP項目總投資約為1.8億元,主要建設7處鄉鎮污水處理廠(設施)和部分行政村污水處理項目,采用DBFOT(設計-建造-投資-經營-轉讓)的方式運作。合作期限為25年,其中建設期1年,運營期24年。
石家莊國際貿易城污水處理廠工程PPP項目
(詳情點擊:因原定方案出水水質不符合當前排放要求 污水處理廠PPP項目終止!)
2019年10月30日,石家莊國際貿易城污水處理廠工程PPP項目發布項目終止公告。本項目于2019年2月19日暫停,因原實施方案規定出水水質的一級A排放標準,不符合當前的排放要求,故本項目需要進行技術性調整,現終止本次招標采購活動。待技術性調整后重新組織招標活動。2018年12月,該項目發布資格預審公告,項目估算投資約7871.65萬元。建設規模為新建一座污水處理規模1萬m³/d的污水處理廠,主要服務范圍是國貿城一期,收集處理的污水全部為生活污水。
項目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運作。合作期限為30年(建設期1年,運營期為29年,若建設期超過計劃工期,運營期不順延)。
第三類:未簽訂合同(未履約) 重新招標
連州市PPP模式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
(詳情點擊:命途多舛!連州市PPP模式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招標歷程梳理!)
2019年6月18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關于取消連州市PPP模式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第二次)中標資格的公告,公告稱中標社會資本方(福建納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市公用事業規劃設計院聯合體)未按招標文件要求與采購人簽訂并履行合同,違背招標文件要求及投標承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中標、成交無效。現取消本項目福建納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市公用事業規劃設計院聯合體的中標資格,并根據招標文件的規定沒收該聯合體遞交的投標保證金。本次招標失敗,采購人依法重新組織招標。
對于被取消中標資格一事,納川股份董事會秘書姚俊賓在7月18日于福州舉行的活動上表示:
公司作為聯合體成員中標連州市PPP模式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后,積極協同聯合體其他各方,與招標單位共同協商簽署合同事宜。協商過程中,聯合體成員發現,本項目初步設計、工程概算及實地勘測情況與招標建設內容存在較大差異,具體包括:實際本項目實施范圍村污水處理站約525座,與招標建設內容的1072座相比縮水較為嚴重;另,根據聯合體成員提前深化的幾個子項目工程的初步設計及概算分析已遠遠大于原可研估算值,為此有可能導致本項目工程量嚴重縮水但工程建安費用又超出可研估算總額的結果,給項目工程建設投資合規性合法性帶來重大風險。此外,連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未能按照約定時間完成全部子項目的建設用地許可證審批手續。聯合體成員遂委托公司于2019年5月向連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致函,基于上述差異的情況,協商不再履行本項目。
據悉,2018年8月,6.79億廣東連州市PPP模式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第二次)公布中標公告,該項目被福建納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市公用事業規劃設計院聯合體拿下。近日,連州市PPP模式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發布招標公告(第三次)。
該項目總投資67908.48萬元,項目合作期為20年(含建設期)。其中建設期1年,運營期19年。
福建省連城縣鄉鎮污水處理工程PPP項目
(詳情點擊:連城縣污水處理PPP項目(四次招標)取消中標人資格的公告)
連城縣鄉鎮污水處理工程PPP項目(四次招標),于2018年10月15日發布中標結果公告并向中標人江蘇華麒建設有限公司發放中標通知書。
2018年11月28日,中標人江蘇華麒建設有限公司與政府出資方代表合資成立PPP項目公司(連城華麒水務有限公司)。2018年12月5日,連城華麒水務有限公司與連城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現更名為“連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簽訂《PPP項目合同》,至2019年7月18日止,中標人江蘇華麒建設有限公司未提交建設期履約保函,期間多次協商并書面催告無果,中標人江蘇華麒建設有限公司違反《連城縣鄉鎮污水處理工程PPP項目(四次招標)招標文件(第一冊)》中“第三章 實質性條款第八條履約保函:正式簽署PPP項目合同的同時,社會資本提交建設期履約保函”的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四條:“中標人無正當理由不與招標人訂立合同,在簽訂合同時向招標人提出附加條件,或者不按照招標文件要求提交履約保證金的,取消其中標資格”。
2019年7月,連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依據法規規定取消中標人江蘇華麒建設有限公司中標資格,且與之中標簽訂的相關協議均無效,一切法律后果由江蘇華麒建設有限公司自行承擔。
四川省金陽縣水環境治理工程PPP項目
(詳情點擊:金陽縣水環境治理工程PPP項目取消中標人中鐵十六局中標資格)
5月21日,四川政府采購網發布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金陽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關于取消“金陽縣水環境治理工程PPP項目”中標人中鐵十六局中標資格的公告。公告顯示,2018年12月,該項目在公開招標后,確定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成員中核工建設集團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中標社會資本。而至2019年3月,中標方仍未與采購人簽訂PPP項目合同,且經金陽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與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多次協商未果后,通過書面告知函的形式告知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因其原因未與采購人簽訂PPP項目合同而取消其中標人資格。
據悉,金陽縣水環境治理工程PPP項目總投資目20476.0 萬元,主要包括新建一座水廠和一座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設施。新建項目建設期2年、運營期20年;存量項目合作22年。
松原市海綿城市建設(一期)PPP項目
2018年9月11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松原市海綿城市建設(一期)PPP項目成交結果公示,成交人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碧水源水務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省天蚨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但由于中標人在期限內無合理理由未與招標人簽署PPP合同,經招標人決定,依法取消中標單位在該項目中的中標人資格。之后,項目又開始了新一輪招標。
7月9日,該項目發布預中標公示,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牽頭)、長春鐵成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長春鐵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成為預中標社會資本方,項目總投資44.24億元。
第四類:未公開原因
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城區水生態建設提升工程PPP項目
8月8日,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城區水生態建設提升工程PPP項目資格預審公告。項目于2018年發布首次招標公告,2018年7月4日,該項目發布中標結果公告,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的聯合體成為項目中標的社會資本方,投資概算約14.56億元。
中標后項目為何重新招標?這其中的緣由北極星水網未在公開信息中尋得結果。
結語
通過上述我們可知,在PPP項目終止的案例中,占比最大的應屬拒簽PPP項目一類。實踐中,因PPP項目本身的復雜性,政策文件的不穩定性,雙方難以在短期內就項目合同達成一致。為鞏固項目采購成果,雙方往往先行簽署《框架協議》,約定項目公司成立后,正式簽署PPP項目合同。“先簽署預約合同,再簽署本約合同”的做法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存在巨大風險隱患:在PPP項目公司組建過程中,市場情況、政策條件一旦發生重大變動,將直接導致PPP項目合同流產。
社會資本和實施機構拒簽采購合同也將承擔一定后果(下圖來源:基建法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