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量5億噸 鋼鐵工業固廢也該看見收益
據統計,我國工業固廢年增長率大約保持在7%以上,年產固廢總量已經突破了30億噸。而業界預測,未來2年到3年內,工業固廢年產量或將超過40億噸,甚至達到45億噸。對于工業發展來說,這也是繞不開的問題。
但是,工業固廢由于含有很多有色金屬、粉煤灰、酸堿、鹽泥等成分,對水、土、氣都有很大的影響。如何處置妥當,做到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處置相結合正是目前工業轉型面臨的重大難題。
而鋼鐵工業,又是工業固廢“生產大戶”,其每年產生的工業固廢總量差不多有四五億噸。其中高爐渣還在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長,鋼渣增長速度更是逼近5%,整個行業的工業固廢產生量基本上能占到總量的15%-20%左右。
產量大,成分復雜,規范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仍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尤其是一些小型鋼鐵企業,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處置的經濟性相對更小一些。梳理一下目前鋼鐵工業固廢處置存在的難點:①底數不清②技術瓶頸③上下游協同性不高。
不過可以看到,我國探索鋼鐵行業固廢處置的行動越來越密集。隨著環保執法力度越來越大,對工業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鋼鐵企業需要尋找出路。
2019年初,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鋼鐵行業釩鈦冶煉廢渣源頭減量與資源化利用技術”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攀枝花召開。據了解,該項目擬建立釩鈦鉻鐵多元體系非常規反應分離新方法,形成釩鈦磁鐵礦鈉化冶煉和氧煤還原-熔分耦合的源頭減廢、高鈦型高爐渣和釩鉻廢渣資源化利用新技術與成套裝備。
4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舉辦了京津冀冶金工業固廢及鉛鋅資源綜合利用高峰論壇,就含鋅鋼鐵固廢為原料的再生回收技術、加快資源循環利用等話題展開了討論。同時,分享了低品位含鋅復雜二次物料的萃取工藝技術突破,解決氯離子清除難題,實現了再生鋅穩定生產和多種有價元素綜合利用。
類似這樣的探索還有很多,我國鋼鐵行業整體邁向綠色轉型的大趨勢不變,寶鋼、太鋼、鞍鋼、河鋼、首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已經開始率先在節能減排、工業固廢處置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例如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一期工程、寶鋼湛江20萬噸含鋅含鐵塵泥轉底爐生產線、鞍鋼含鋅含鐵塵泥制備的自還原性復合球團、武鋼轉爐污泥粗顆粒生產活性鐵項目等,部分鋼鐵工業固廢再利用模式凸顯價值。
總結一下,鋼鐵工業固廢進入循環利用體系的幾類固體廢棄物:①含鐵類固體廢棄物②含碳類固廢產物③脫硫灰、高爐渣之類的廢棄物。對于鋼鐵工業大宗固體廢棄物,主要的利用方式包括:
① 高爐渣可用于砌塊、筑路骨料、混凝土等領域,礦渣微粉產品線附加值相對較高。
② 鋼渣可利用鋼渣熱燜、滾筒渣等處理工藝,提高廢鋼回收率,尾渣還可用于透水磚、路基材料等領域。
③ 含鐵、鋅塵泥配入燒結混合料中,目前金屬回收率可保持在90%以上。
推動鋼鐵行業工業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深度挖掘工業固廢的再生產品附加值,這是重構鋼鐵行業生態圈,釋放產業新動能的必經之路。
(原標題:年產量5億噸鋼鐵工業固廢也該看見收益)
來源: 中國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