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底,三峽集團可控裝機規模超過7000萬千瓦,已建、在建和權益總裝機規模達到1.24億千瓦,其中可再生清潔能源裝機占96%,可控水電裝機占全國水電裝機的16%。三峽集團資產總額近7000億元,利潤總額、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利潤、人均上繳利稅等指標在央企名列前茅。
三峽集團全面負責三峽工程的建設與運營。歷時20多年艱苦奮斗,三峽工程初步設計建設任務于2009年如期完成。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赴三峽工程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是靠勞動者的辛勤勞動自力更生創造出來的。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轉,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為現實,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志。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典范,是中國人民富于智慧和創造性的典范,是中華民族日益走向繁榮強盛的典范。目前,三峽工程已經連續8年實現175米試驗性蓄水目標,防洪、航運、發電、補水等巨大綜合效益顯著發揮,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對保障流域防洪安全、航運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以及我國能源安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蓄水運行以來,三峽水庫已經累計實施攔洪運用44次,兩次攔蓄超過70000m3/s的特大洪峰,為長江中下游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堅強的安全屏障。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歷年累計達到11億噸,其中已有5年年過閘貨運量突破1億噸,是2003年三峽蓄水前該河段年最高貨運量1800萬噸的6倍,極大地促進了沿江航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三峽電站歷年發電累計超過1.1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原煤消耗約5.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1.8億噸、減排二氧化硫1180多萬噸,其中2014年發電988億千瓦時,刷新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截至2017年汛前,三峽水庫在枯水期(12月~次年4月)累計為下游補水2205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長江中下游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緊張局面。
根據國家授權,三峽集團還負責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四座世界級巨型梯級水電站的開發建設與運營。其中,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1386萬千瓦、640萬千瓦,全部機組已于2014年建成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設計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工程已于2015年12月通過國家核準并全面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白鶴灘水電站設計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工程已于2017年7月通過國家核準并全面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2020年,烏東德、白鶴灘兩電站將陸續建成投產,屆時全球裝機排名前10位的水電站,有5座在三峽集團;全球70萬千瓦以上的水輪發電機組,超過2/3在三峽集團;全球僅有的16臺單機容量10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在三峽集團。
三峽集團還積極開發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業務,努力將新能源業務作為集團第二主業進行打造,并致力于成為海上風電引領者。截至2017年底,三峽集團國內新能源業務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投產和在建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投產、在建和擬建項目達到200萬千瓦,在從大連莊河到廣東陽江的1.7萬公里海岸線上,儲備優質海上風電資源超過1300萬千瓦。
三峽集團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打造中國水電全產業鏈“走出去”升級版。截至2017年底,三峽集團海外投資和承包業務覆蓋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4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投資超過630億元,境外資產超過1100億元,境外可控和權益裝機規模近1700萬千瓦;三峽集團是葡萄牙電力公司第一大股東,是德國最大海上風電風電項目的控股者,是巴西第二大私營電力企業。
三峽集團秉持為國擔當、為民造福,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開放包容、合作共贏,誠信守正、廉潔敬業的新時代三峽集團精神,認真踐行“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方針,積極履行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在充分發揮流域梯級樞紐防洪減災、水資源保護、節能減排等生態效益的同時,通過工程措施、技術手段和科學調度,努力實現清潔能源開發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與此同時,三峽集團還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定點扶貧、對口支援、企地共建、援疆援藏等社會公益活動,不斷促進水電開發與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努力使公司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
2010年,三峽集團設立董事會,并建立規范董事會制度。2012年,國務院派駐監事會進駐三峽集團。在內設組織機構方面,目前三峽集團設有辦公廳(黨組辦公室、董事會與監事會辦公室)、戰略規劃部(海上風電辦公室)、計劃發展部、資產財務部、人力資源部(離退休職工管理辦公室)、科技管理部(總師辦公室)、環境保護部、質量安全部、企業管理部、法律事務部、市場營銷部、審計部、黨群工作部(工會工作部、直屬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部(黨組紀檢組辦公室、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宣傳與品牌部、國際事務部、信息中心、招標采購管理中心等18個職能部門;設有流域樞紐運行管理局(三峽樞紐建設運行管理局)、移民工作局2個特設機構;設有集團公司發展研究院、集團公司黨校、集團公司大學和集團公司審計中心等4個直屬機構;設有綜合能源分公司、福建分公司、西藏分公司、重慶分公司、廣東分公司等5個分公司;共有20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其中控股上市公司2家。截至2017年底,全集團境內從業人員規模超過2.29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9人。
在全資和控股子公司中,中國三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是集團水電工程建設管理主體,定位為可以為客戶提供項目規劃、工程建設、工程咨詢、專業技術服務等系統解決方案的工程建設管理和咨詢公司;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是集團電力生產運行主體,主要負責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向家壩四座流域梯級電站的電力生產和運行管理;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集團開展國際清潔能源投資業務的開發主體,是集團實施“海外三峽”戰略的重要平臺;中國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是集團公司打造“風光三峽”和“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的實施平臺,主要從事國內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控股上市公司,主要負責湖北區域綜合能源開發和湖北省能源供應保障;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國際工程承包和中小型能源電力投資業務;三峽基地發展有限公司是為集團各項目基地(營地)提供服務保障和高效管理的統一平臺,主要為集團及下屬企業提供綜合后勤保障服務,為工程建設、電力生產提供專業性輔助生產服務;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集團從事資本運營和投資并購的實施主體,定位為集團財務性投資歸口管理平臺和新業務的孵化器;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是以水利、水電、新能源、環境工程為主業的綜合設計院,主要從事工程勘測、設計、咨詢業務;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是為集團及其所屬單位提供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三峽資產管理中心是集團輔業資產處置、經營和盤活的專業平臺;三峽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國際、國內招標代理與合同執行業務。
進入新時代,三峽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堅持“四個自信”,堅定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三峽工程和三峽集團時所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優化和完善集團公司改革發展戰略:即主動服務“六大戰略”,即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能源革命、制造強國、脫貧攻堅戰略。積極打造“六大平臺”,即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和水庫群聯合運行調度平臺、共抓長江大保護項目實施平臺、引領中國水電全產業鏈“走出去”平臺、海上風電等新能源規模化開發平臺、清潔能源領域產融對接平臺、水電工程庫區扶貧開發平臺。充分發揮“六個作用”,即在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基礎保障作用,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在帶領中國水電“走出去”中發揮引領作用,在促進清潔能源產業升級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發揮示范作用,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發揮表率作用。妥善處理“三個關系”,即妥善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妥善處理經營性職能和公益性職能之間的關系,妥善處理市場化經營與履行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確保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者之間的統一。努力實現“三大引領”,即引領全球水電、成為全球水電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引領中國水電“走出去”、成為中國水電全產業鏈“走出去”的引領者,引領海上風電、成為海上風電等新能源創新發展的引領者。努力完成“五大轉變”,即實現由建設重大工程向真正的市場主體轉變,由單一的水電企業向世界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轉變,由主要面向國內向面向國內國際的清潔能源跨國集團公司轉變,由“建設三峽、開發長江”向“管理三峽、保護長江”轉變,由建設偉大工程向建設偉大企業轉變。積極向“兩端延伸”,即推動公司產業鏈向水資源開發保護與配售電業務“兩端延伸”,為保護我國淡水資源和推動電力體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作貢獻。力爭在“十三五”末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集團。
領導團隊
雷鳴山
黨組書記、董事長
雷鳴山,男,漢族,1961年9月出生,山西河曲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歷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經濟法律部副處長、中咨資產評估事務所副經理、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正司級),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國務院三峽辦稽察司副司長(正司級)、資金計劃司司長,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黨組成員,水利部副部長、黨組成員,2018年8月任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集團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