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海曙區洞橋鎮村民向本端反映,這段時間,有人在洞橋鎮的一些農田里偷倒大量污泥和建筑垃圾,影響了農業生產和村民的生活。
1月3日,記者來到洞橋鎮,通過采訪調查了解到,從2015年底開始,該鎮就不斷有人向農田傾倒污泥和建筑垃圾,其中有些還位于基本農田保護區。
在洞橋鎮王家橋村王家弄居民區前,記者發現一塊面積約2畝、堆有污泥的地,走近細看,污泥里摻有一些小石塊,并能聞到明顯異味。村民周貴秋介紹,2003年,因建設需要,王家橋村把全村農田都收歸村里。目前,村民自發在一些空地上種植蔬菜和水果,而這塊地就屬于這種情況。2018年12月中下旬,一些工程車來到這里,挖走蔬菜、果樹,倒上了污泥。
“我們發現后進行了阻止,他們就改倒在旁邊李家弄居民區前面的地里。”周貴秋對記者說。在李家弄居民區,記者也發現了一塊地里堆放著污泥。
隨后,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百梁橋村幸福河7號橋南邊,發現一塊比較大的田地里,隆起一片約3米高的土坡。記者從村民手中拿到了一份寧波市國土局海曙分局2018年10月22日出具的《海曙區臨時用地審批意見書》,上面顯示,這塊約60畝的地,是表土儲存堆場,但記者在現場看到的卻是大量污泥和磚塊、碎石等建筑垃圾。
村民鄭方友對記者說,這原本是一塊水稻田,從2015年底開始,就不斷有人在晚上或人少的時候來偷倒污泥和建筑垃圾,現在這塊地已經無法種植水稻了,天氣一熱,會散發出異味。
離這塊水稻田100多米處,記者見到了一塊“基本農田保護區”的牌子,上面明確這附近的農田均為基本農田。
而在魚山頭村牌樓附近,記者也發現一塊被堆了污泥和建筑垃圾的地,旁邊的一條小河已呈黑色,散發出異味。村民傅岳良對記者說,一到下雨天,這些污泥里面的顆粒物就會隨著雨水流入河中,污染河水。
記者在洞橋鎮的4個村發現了7處倒有污泥和建筑垃圾的地,面積約有200畝,其中3處面積較大。另據村民反映,全鎮共有10多塊地被偷倒。而這樣的污泥和建筑垃圾偷倒行為,已經斷斷續續地持續了3年多。
那么,這些污泥和建筑垃圾是什么人在偷倒呢?
王家橋村村民代表李召寶對記者說,2018年12月下旬,有人發現了傾倒污泥的車隊并進行阻攔。司機告訴村民,這些污泥和建筑垃圾是他們從附近古林鎮的工地里拉來的,并稱已支付了倒泥費用。對此,王家橋村村委會主任穆海波對記者表示,對此事他并不清楚。
洞橋鎮多個村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多次向洞橋鎮副鎮長陳洪反映偷倒污泥和建筑垃圾的情況。記者聯系了陳洪,他對記者表示,對此事一無所知。
對于洞橋鎮長期被偷倒污泥和建筑垃圾的行為,環境法專家、浙江萬里學院法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易凌告訴記者,黑土污泥會帶來土壤重金屬等污染,會對植物、人體、動物和環境產生危害。《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法規明確規定,禁止隨意傾倒、堆放、拋撒危險廢物。危險廢物(包括黑土)的處理須有資質的單位經批準的路線運輸到政府批準設立的消納場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固體廢物的消納場所和中轉場所,在政府設立的消納場所和中轉場所以外傾倒、堆放、拋撒危險廢物都是法規明確禁止的行為。即使不能確認這些污泥是否有毒害,但依據《寧波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建筑垃圾消納場所和中轉場所,必須由有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拉運到批準的消納場所。
是什么原因導致洞橋鎮農田長期被偷倒污泥和建筑垃圾? 據了解,當地國土部門也陸續查處過這里的土地違法行為,但為何難以根治,本端將持續關注。
來源: 浙江日報 http://zjnews.china.com.cn/yuanchuan/2019-01-04/161269.html | 作者:王晨輝 | 編輯:汪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