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10日,海綿城市建設領域的首屆國際學術盛會——2018海綿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在西安舉行。在市政總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辰的帶領下,總院海綿團隊共計30余人受邀參加論壇,7名專家在8個分論壇上做特邀報告、分享經驗、交流技術、展示成果、探討前沿科技。
海綿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由住建部、財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聯合支持,國內權威協會與政府合作主辦,具有豐富海綿城市建設經驗的國際專業協會協同參與。大會以“經驗分享、聚勢共贏”為宗旨,全面展示生態、科學、經濟、可持續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是業內學術水準最高、組織規模最大、參會國家最多的全球性海綿城市建設學術交流大會。
總院作為集海綿城市課題研究、標準編制、規劃設計、EPC和全過程咨詢于一體的海綿城市建設“國家隊”,開展了《海綿城市設計、建設運維關鍵技術研究》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編制了《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城鎮雨水調蓄工程技術規范》等海綿城市相關的國家標準,并先后為上海臨港、廈門翔安、珠海等國家試點區和江蘇武進省級試點區等全國多地提供多種類型的海綿城市技術服務項目,累積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因此,總院作為本次海綿國際研討會受邀人數最多的團隊之一,共有7位專家在本次大會上作報告。專家們多專業、多角度、多案例貢獻了數十年來總院排水規范編制、流域綜合治理、內澇防治、雨水利用、模型運用等實踐經驗,為其它地區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借鑒,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SMEDI智慧。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量級特邀嘉賓,張辰在海綿城市相關理論方法論壇上作為主持人和報告人,首次公開發布了對最大允許退水時間的思考,明確了中心城區、非中心城區和重要地區內澇防治重現期下相關規定,為參會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內澇防治經驗。同時結合總院主持的第一批試點廈門、第二批上海、珠海等相關實例,系統講解了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排水工程設計,并對海綿城市構建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等內容進行了權威解讀。
會上,總院提供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支撐的上海、珠海、廈門、武進等城市的代表以及開展合作研究的高校學者參加此次大會,在分論壇上展示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成果,全面總結問題、經驗做法和思考。
研究院呂永鵬、陳嫣、莫祖瀾、謝勝、尹冠霖,水利水運院嚴飛等專家在多個分論壇作精彩匯報,涉及海綿城市效果評價與考核、海綿城市建設與運維、海綿城市法規與標準、雨水收集與內澇防治、海綿城市系統模擬模型及應用和海綿城市規劃與設計等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各方面,取得熱烈反響。
來源: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