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張璐晶)2017年5月4日,中國水環境集團與王浩院士、彭永臻院士合作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所長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首席教授彭永臻與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正式簽署了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的合作協議。中信產業基金總裁田宇出席了本次簽約儀式。
此次簽約共建院士工作站,旨在促進院士企業產學研結合,加快企業技術創新與業務服務能力提升,切實解決中國水環境集團在流域治理和城鎮污水治理領域的戰略發展、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問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簽約儀式上,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對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充滿期待,他指出:“為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綜合水環境治理服務投資運營商,中國水環境集團重視科學、技術與人才的培養,希望借助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將院士在科研領域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科技產業,特別是在前瞻性技術研究與重大工程的科技成果轉化上,做好基礎工作與推動工作,真正在管理、科技進步與人才培養上做好院士工作站”。
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
中信產業基金總裁 田宇
中信產業基金田宇總裁表示,近三年來中信產業基金十分重視水環境和生態環保治理行業的投資,并高度認可中國水環境集團的水環境PPP治理項目。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成立,將會把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推到更高的發展水平。
王浩院士在會上做了發言,介紹了水環境治理中八個層次的頂層設計理念,并表示今后將用系統思維幫助中國水環境集團在水環境治理項目中打造示范樣板,借助院士工作站的建立與中國水環境集團的優質平臺,進行緊密合作,將大量授權專利進行成果轉化,創造實業興邦。
王浩院士
彭永臻院士在會上以“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組合工藝處理垃圾滲濾液深度脫氮”為主題做了報告,詳細介紹了三級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SBR工藝與兩級厭氧氨氧化SBBR工藝,探討了厭氧氨氧化技術在高氨氮廢水、城鎮污水中的應用問題,并與集團領導和技術人員進行了充分溝通與交流。
彭永臻院士介紹,2016年底,由北京工業大學牽頭,聯合中國水環境集團等4家單位申報的“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獲批建立,這是目前為止城鎮污水處理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未來將繼續圍繞污水生物處理繼續與企業緊密合作。
彭永臻院士
兩位院士均對中國水環境集團在水環境治理領域的成績表示肯定,并希望通過院士工作站的建設,促進雙方在水資源、城鎮污水治理領域的交流合作與研發工作,聯合攻關急需解決的重大關鍵問題,為本領域內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提供更大空間。
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表示,集團始終致力于企業技術創新與業務服務能力提升,一定會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立,促進院士、企業產學研結合及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立企業自主創新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院士是國家的驕傲,未來集團將繼續重視科技創新,成為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對接協同的有效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侯鋒說。(攝影:《中國經濟周刊》視覺中心見習攝影記者 胡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