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中國給水排水2017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八屆)
主管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主辦單位: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本次會議已開始征集論文和聯合主辦 協辦贊助單位 。
敬請聯系: 王領全 13752275003@163.com
從“蛋白蘋果”到生物柴油,4家固廢企業的“環保+農業”生態實踐
時間:2016-11-2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易貫香
“蛋白蘋果”、有機果蔬、肉骨粉、生物柴油……裕川環境、復振科技、嘉博文、藍德環保,4家固廢企業在“環保+農業”領域的不倦探索,已收獲可喜的成果。這還只是我國固廢企業謀求生態轉型在農業領域的“小試牛刀”,你能想象固廢產業生態化發展的無限可能嗎?
裕川環境:污泥處理另辟蹊徑 微生物蛋白成就好果蔬
裕川環境與“中國蘋果之鄉”陜西白水合作,豐收的“蛋白蘋果”
從污泥中提取微生物蛋白,培育“蛋白蘋果”,植株葉綠素含量明顯提高,蘋果口感更清甜。天津市裕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裕川環境)憑借獨創的“微生物蛋白”提取技術,可以從污泥中提取微生物蛋白,并進一步制成有機鈣蛋白產品,對改良鹽堿土、南方酸性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并提升果蔬品質等均有顯著效果。
使用從污泥中提取的液體鈣蛋白沖施蘋果園、西瓜地,用固體鈣蛋白調理土壤做發芽試驗,對照試驗的效果(如下圖所示)可謂大快人心!
其技術主要通過理化作用,對污泥中的微生物進行破壁處理,釋放蛋白質和水分,再通過固液分離獲得含蛋白的液體和干化污泥,可實現污泥有機物削減40%以上,含水率40%以下,病原菌全部滅活,更好地實現了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和資源化利用。
裕川環境的“移動森林”項目,利用控根容器技術,將污泥水解產生的衍生物——干化污泥進行加工處理,開發成適合園林苗木生長的蛋白營養土。由于其保水保肥性能優越,使得林木易于移栽、成活率高,配合滴灌技術,已在天津市范圍內推廣使用,每年可節約用水3億立方米。
裕川原是一家房地產企業,2007年開始涉足污泥處理產業,雖是“新兵”,卻不愿步人后塵,而選擇了一條與傳統填埋、焚燒、堆肥等截然不同的技術路線。目前,裕川環境已獲得7項發明專利和5項實用新型專利。其污泥處理技術的應用案例,成功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穩定運營。這讓污泥處理進入到了循環產業鏈條。
據裕川環境的劉成林董事長介紹,隨著污泥處理量的逐步增加,裕川的污泥處理設備及復合微生物沖施肥、微生物蛋白發泡劑、基質營養土等資源化產品,已經全面打開市場、行銷旺盛。
復振科技:建起農業和環保的橋梁,做農民的天使
安徽歙縣桂林鎮,農民占永友有一片葡萄園。由于農藥、化肥的連年侵蝕,園里土壤的品質逐年下降,去年的畝產量為3000斤,并且植株在冬天凍傷嚴重。接受上海復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復振科技)的技術支持后,葡萄園的土壤品質全面提升,植株的養分吸收率提高,今年畝產量達到了4000斤以上。
復振“綠護寶”助力安徽歙縣西村甘蔗園好收成
安徽歙縣徽城鎮旸村,農民吳偉有一片黃瓜大棚。往年,每畝收益1.2至1.3萬,到今年3月,連收過7次的黃瓜大棚幾乎絕收。經過復振科技的技術支持,植株抗逆性增強、根系也明顯強大,今年每畝的收益仍然達到了6000多元。
安徽歙縣富堨鎮徐村,高海霞與丈夫的30畝土地,在2015年遭受了嚴重的土傳病害(生物污染),草莓生長受影響,夫妻倆幾乎絕望。在接受復振科技的技術支持后,當年實現了盈利。到2016年,夫妻倆直接承包了100畝土地,并計劃2017年參加農業部新型職業農場主培訓,未來計劃將管理的生態農莊擴展到500畝。在自身創業成功的基礎上,她們還打算號召村里外出的打工者返鄉,與他們共同創新、創業……
葡萄、黃瓜、草莓、甘蔗……農產品增質增收,農民臉上有了笑容,讓“二次創業”的復振科技有了使命感與成就感。其研制的“綠護寶”品牌純天然植物源土壤調理劑,作為生態種植工藝的前處理技術產品,大幅優化了根系圈菌根與土壤微環境,提升了作物的抗逆性,并達到了保花保果、優質優產的效果。現已在農業圈收獲了廣泛的好評。
“2014年,建起環保和農業的橋梁,成了我們最初變革的夢想。”復振科技告訴中國固廢網,“2016年的春天,當我們被農業創業者,尤其是青年農業創業者感動時,我們的激情被徹底激發。2016年,我們正在完成內部結構調整,今年實際簽約服務土壤面積將超過百萬畝。預計到2018年,我們簽約服務的土壤面積將超過千萬畝……”
在復振科技的總經理陳湧看來,對農民來說,增產增值、獲得持續的經濟效益才是硬道理。農民比誰都更加懂得愛護土壤,并且愿意持續改善這片土壤。而長期使用化肥、農藥對土壤造成了累積的危害。同時,綠色新需求側的變革推動,也給農業供給側帶來了巨大的空間。因此,復振科技致力于生態化技術的研發,期望土壤能被持續改良,食品安全能得到真正保障,并期望達成農民創業真正持續盈利的夢想,也期望企業自身能在“戰略機會窗口”實現項目的大規模復制。
嘉博文:以土為本 開創耕地質量提升“5+1”綜合服務模式
9個鎮3個鄉116個村67個合作社4325位農戶,10萬畝土地,全年施用有機源土壤調理劑5.5萬噸,土壤有機質年均提升0.22個百分點,酸化土壤pH值平均提高0.1,土壤容重平均下降0.1g/L,微生物含量增長,土壤活性提高,獼猴桃、柑橘等果樹的抗逆性大幅提高……
——中央電視臺報道:蒲江柑橘每斤多賣5毛到1塊錢。
這就是“以土為本”的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嘉博文),在四川蒲江開展政企合作和“5+1”綜合服務,于2015年取得的養地成果。
為推進從耕地質量保護提升到農產品生產的全程標準化,嘉博文在蒲江開創了“5+1”的服務平臺,提供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服務,并對種植基地的水、土、氣進行綜合監測,建立土壤環境數據庫,為制定農產品品質標準、編制土壤指數與農產品品質關系圖提供數據支撐。
“5+1”綜合服務中的“5”,主要指集成推廣養土肥田、生物防控、有機質循環利用、土壤大數據、小型農機具研發5大技術;“1”是指包括電商、信貸、保險、冷鏈、有機認證、市場推廣等在內的后端保障平臺。嘉博文的“5+1”平臺還引入德國色瑞斯、南京國環等認證企業,幫助農民通過有機認證基地達到6000余畝,有效提升了果品的品牌價值。
蒲江耕地質量提升“5+1”服務基地被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減排固碳技術示范基地
為了推廣蒲江這種區域化、平臺化的服務模式,給各地開展耕地質量保護提供依據、參考,今年8月,農業部組織國家發改委、中國社科院、中國農科院、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等單位在土壤、肥料、栽培、循環、經濟領域的權威專家,組成了專家組,對“蒲江模式”進行全方位評估。專家組對嘉博文提升耕地質量的“5+1”綜合服務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
評估專家組一行視察耕地質量提升“5+1”綜合服務中心
不只在蒲江,在呼倫貝爾,嘉博文承擔了20萬畝黑土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湖北十堰鄖陽區,嘉博文與區政府簽署了《鄖陽區環水有機農業示范區建設項目》《鄖陽區整縣制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鄖陽區水土共治環水有機農業5+1服務項目》3項合作協議……
不論是嘉博文服務著的四川蒲江丑柑、北京昌平蘋果,還是新疆和田大棗,當地農業快速“質變”,都與嘉博文提供的核心技術密不可分。第15屆中國專利金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獎項和一系列技術專利,為嘉博文整合型平臺的搭建夯實了根基。
多年來,理念上,嘉博文專注改土,堅持好土壤才能長出優質農產品,堅持“自然規律圈”;技術上,搭建了一個“有機廢物-土壤改良-生態有機農業”的“安全環保圈”,不僅解決了城鄉有機廢棄物處理難題,還實現了我國土壤改良亟需的高品質有機肥料的工業化、規模化清潔生產;運作模式上,嘉博文吸引社會資本帶動社會對農產品的信心,構筑了一個“資本-市場-農民-農產品-資本”的良性“循環圈”。
嘉博文首席科學家兼執行總裁于家伊說,十年的努力使嘉博文進入到“資源化+平臺化”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在技術、產業鏈搭建、產業布局等方面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5年,嘉博文將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在全國實施“百縣土改戰略”。
藍德環保:肉骨粉生物柴油潤滑油 將禽畜無害化資源化做到極致
藍德環保參加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全球創新環保領袖峰會
“黃浦江漂死豬事件”,在2013年曾經轟動全國。據不完全統計,先后從黃浦江打撈起漂浮死豬9460具!這給沿線飲水安全與衛生防疫造成了巨大壓力。做好死豬無害化處理,消除對環境的可能影響,引發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禽畜的無害化處理,正是藍德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德環保)的重要業務之一。
2014年,藍德環保第一個畜禽無害化處理試點,落戶南寧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同年,在藍德環保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完成了畜禽無害化的工藝研發及畜禽相關專利技術15項,涉及破碎、化制、固液分離、油水分離、廢水一體化處理、臭氣處理和提取生物柴油、潤滑油(主要用作工業潤滑油)等。2016年,藍德環保順利中標河北光山、河南臨漳等畜禽無害化處理項目。
南寧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
在畜禽無害化處理方案的設計上,藍德環保采用“三合”設計模式,即:集合處理、聯合、合并建設。集合處理,指將養殖廠區等的廢水、臭氣、糞污集中處置、形成規模;聯合建設,是指將多個地區、多個項目聯合進行建設,對禽畜無害化處理產生的肉骨粉(主要用作動物蛋白質飼料)、油脂等進行深化處理,提高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合并建設,是指將禽畜無害化處理項目與餐廚垃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以及污水處理系統、臭氣處理系統、油水分離系統等,進行合并建設、共享資源。
2015年,藍德環保的畜禽無害化處理相關設備于工廠投入生產,開始服務于農業養殖行業。同年9月,承辦了山東省的第一個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現場觀摩研討會。2016年中旬,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廳主辦、藍德環保承辦的新疆病死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培訓班暨畜禽無害化推進會,在烏魯木齊順利召開。
讓環境回歸本來的狀態,是藍德環保的創新目標。經過12 年的發展,藍德環保已成為國內垃圾綜合處理和滲濾液處理領域的佼佼者,并且,“有把握處理任何種類的混合有機垃圾”。在禽畜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處理領域,更是獲得了廣泛的贊許。
藍德環保的英文名land,就是土地的意思。藍德環保董事長施軍營曾經說過,自己出身于中原大地的農村,“跟土地的感情是先天的”,他對環保的興趣其實是由一種深埋心底的情懷在推動。藍德環保也要用最真實的東西回報大地。
(E20環境平臺汪婷婷、田詠梅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