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標喜訊」中國市政華北總院成功中標投資30余億元的玉溪市海綿城市PPP項目
云南玉溪市正式建設“海綿城市”
11月15日,從云南省玉溪市海綿城市試點區老城片區海綿工程項目投資建設方——中建二局處獲悉,玉溪市海綿城市建設已正式啟動。
據了解,玉溪中心城區每年降雨量僅為909毫米,但蒸發量卻是1624毫米,屬于高原季風干熱氣候,是一座缺水型城市。海綿城市的建設,可以在下雨時吸水儲水,在干旱時放水用水,最大限度的利用雨水調節氣候。今年4月,玉溪市正式成為了成為云南省唯一、全國14家海綿城市試點之一。據了解,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本次玉溪市啟動的老城片區海綿工程項目總面積約11.02平方千米,建設范圍東至城市規劃區東北邊線,西至珊瑚路,南至紅塔大道,北至龍馬路,包括沙溝河匯水分區和東風大溝南段(即金水河南段)匯水分區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及集中式飲水源地東風水庫水污染綜合整治工程。整個工程由小區海綿化改造,城市公園及綠體海綿化改造,城市道路海綿化建設,排水管網改造,水污染綜合整治,地下管廊建設六部分組成。成為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的城市可連續3年得到中央財政給予專項資金補助,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對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還將按補助基數獎勵10%。該項目總投資約30.7億元,采用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由中建二局牽頭組成的聯合體與玉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屬玉溪市家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家園公司)合資組成項目公司,其中由中建二局牽頭組成的聯合體股權比例為90%,家園公司股權比例為10%。合作期限為17年,其中建設期為2年,運營期為15年。業內人士指出,利用PPP模式既可以降低財政負擔,也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整個工程建成后,將可以把雨水滲透、滯留、集蓄、凈化、循環利用和排水密切結合,通過有效的地表滲透,依靠“自然積存”達到消峰調蓄、控制徑流量的目的,利用自然凈水來減少污染,實現水質改善和水的有效循環利用,將會有效解決雨水污染、城市內澇等問題,保障老城區城市用水安全。項目建成后將確保雨水利用率達10%,城市防澇標準30年一遇,城市防洪標準100年一遇。
按照整體規劃,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30%以上的面積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效應有緩解”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