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 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二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任南琪:海綿城市建設不能止于碎片化推進 海綿城市建設必須引入最先進的理念,指導整個城市水系統的綜合規劃和設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0-30  瀏覽次數:124
    核心提示:任南琪:海綿城市建設不能止于碎片化推進 海綿城市建設必須引入最先進的理念,指導整個城市水系統的綜合規劃和設計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 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二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任南琪:海綿城市建設不能止于碎片化推進

     

    該文根據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南琪3月18日在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所作的演講整理編輯而成,并經本人審閱。

     

    眼下,我國共有16個城市列入海綿城市試點。前段時間,我們考察了3個城市,卻覺得不甚理想,主要是建設理念和思路出了問題。在建設海綿城市的時候,很多城市思路局限,很多做法非常碎片化。所以,有必要重新思考究竟“海綿城市”該如何做。

    2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后付出了慘重的環境惡化代價,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城市(水)規劃缺失嚴重,城市水安全與水環境問題日益嚴峻,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形成了嚴重的城市病,如“逢雨必澇”、黑臭水體、水資源嚴重不足、飲用水安全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傳統的做法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其實,水安全風險、水生態破壞、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決不能分而治之,都應該納入到“海綿城市建設”中去。當然,每個城市所面臨的情況各異,北方比南方更需要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河網密布的地區可能污染更嚴重。因此,海綿城市建設,不能“教條化”,要學會一城一策,因地制宜。

    前期的海綿城市建設,通常都會借鑒美國的低影響開發(LID)、巴黎“可持續城市排水系統”、澳大利亞“水敏城市設計”等做法。我們剖析這三個典型案例可以發現,我國目前的問題比他們復雜得多、大得多,瓶頸也大,至少國外的環境污染問題比我們小得多,我們需要對自然水循環和社會循環統籌加以考慮。

    海綿城市應該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應具有良好的彈性,重點要解決城市澇災與城市水環境惡化等問題,實現地表水資源、污水資源、生態用水、自然降水、地下水等統籌管理、保護及利用,充分考慮到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還包括水文化,確保社會的水循環能夠與自然水循環相互貫通。

    事實上,我認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實質,應該歸為城市水資源和水環境的綜合整治這樣一個范疇,而不是一個點一個點的進行治理,采取碎片化方式推進。海綿城市要想繼續走下去,應該以自然為先導,以循環為關鍵,以功能為切入點。

    為此,我提出“城市水循環的3.0版本”。簡單來說,1.0版本是純自然的,城鎮發展早期,直接飲用自然的水,然后排入自然,自然有著超強的自凈能力;城市水系2.0版本是灰色的,也是目前我國主導的城市水循環系統,即飲用水源經過自來水廠,用戶使用后經過污水處理廠或者直排到自然中,因此出現了很多黑臭水體;3.0版本則是灰色+綠色的系統,在污水資源生產、生活和生態回用及梯級利用基礎上,充分利用城市水體的生態凈化功能,再加上海綿城市設施對雨水的收集與利用等,同時減輕城市“逢雨必澇”等水安全問題。因此,我們的海綿城市建設在今后的規劃、設計、實施中,縱坐標上看,應該從關注城市雨水管理上升到城市水系統綜合管理,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比國外更多、更大,橫坐標來看,對于技術裝備、理念以及涉及的各種要素等方面應借鑒國外的一些先進的經驗,才能把整個城市水系統,特別是海綿城市建設做得更好。

    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還需提防由于碎片化建設而走“回頭路”。由于一些城市規劃前瞻性和嚴肅性不夠,很多城市在進行傳統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時跟先進的理念完全格格不入,使得舊城改造任務繁重。比如,前期很多城市已經開展了生態城市建設,但由于理念不先進,今后必須將高出地面的綠化帶變成下凹式,馬路牙子換成有豁口的道邊石等,這都將造成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浪費。同時,對于逢雨必澇的街區,采用海綿設施實現暴雨峰值的消減和錯峰,并盡可能采取雨污分流排水體制,雨水經過滯留和凈化應就近排入水體或可資利用的蓄水池等。對于黑臭水體治理,應該杜絕污水直排進入城市水體,實現污水全部截流。鑒于目前很多城市水體污水截流后出現水體斷流,污水處理廠應該盡可能設置在內河中上游,尾水作為城市水體的生態補充水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中,必須在景觀設計的同時實現生態凈化功能,利用具有凈化功能的水生植物系統,進一步凈化污水處理廠尾水中的N、P,避免污水廠過度處理,實現節能降耗。

    如果海綿城市建設不能統籌系統考慮,而是碎片式地推進,今后還是會面臨著重復建設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大,運行費用加大等問題。因此,海綿城市建設必須引入最先進的理念,指導整個城市水系統的綜合規劃和設計。這就需要考慮四方面問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實際上最終構建城市水文化,就是宜居城市的文化,或者形成一個新的鄉愁,給未來一兩百年留下“水的文化”。

    來源:規劃頭條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中國水業院士論壇 任南琪談城市水循環3.0版

      來源:水進展微信   

     
    第六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于2016年4月16-17日北京友誼賓館舉行。在今年論壇上,李圭白、錢易、張杰、彭永臻、王浩、侯立安、曲久輝、任南琪等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另外10位頂層專家圍繞水質與城市水安全、水資源戰略、排水防澇與海綿城市、城市黑臭水體、水處理前沿技術與顛覆性技術等熱點做了精彩的主題報告,高視角解讀行業政策,多維度剖析行業趨勢。

    任南琪院士就海綿城市及城市水循環角度進行了精彩演講,并對近期一些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了剖析。

    主要內容概括:

    2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后付出了慘重的環境惡化代價,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城市(水)規劃缺失嚴重,城市水安全與水環境問題日益嚴峻,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形成了嚴重的城市病,如“逢雨必澇”、黑臭水體、水資源嚴重不足、飲用水安全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傳統的做法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其實,水安全風險、水生態破壞、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決不能分而治之,都應該納入到“海綿城市建設”中去。因此,海綿城市建設,不能“教條化”,要學會一城一策,因地制宜。

    前期的海綿城市建設,通常都會借鑒美國的低影響開發(LID)、巴黎“可持續城市排水系統”、澳大利亞“水敏城市設計”等做法。我們剖析這三個典型案例可以發現,我國目前的問題比他們復雜得多、大得多,瓶頸也大,至少國外的環境污染問題比我們小得多,我們需要對自然水循環和社會循環統籌加以考慮。

    海綿城市應該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應具有良好的彈性,重點要解決城市澇災與城市水環境惡化等問題,實現地表水資源、污水資源、生態用水、自然降水、地下水等統籌管理、保護及利用,充分考慮到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還包括水文化,確保社會的水循環能夠與自然水循環相互貫通。

    事實上,我認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實質,應該歸為城市水資源和水環境的綜合整治這樣一個范疇,而不是一個點一個點的進行治理,采取碎片化方式推進。海綿城市要想繼續走下去,應該以自然為先導,以循環為關鍵,以功能為切入點。

    為此,我提出“城市水循環的3.0版本”。簡單來說3.0版本則是灰色+綠色的系統,在污水資源生產、生活和生態回用及梯級利用基礎上,充分利用城市水體的生態凈化功能,再加上海綿城市設施對雨水的收集與利用等,同時減輕城市“逢雨必澇”等水安全問題。因此,我們的海綿城市建設在今后的規劃、設計、實施中,縱坐標上看,應該從關注城市雨水管理上升到城市水系統綜合管理,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比國外更多、更大,橫坐標來看,對于技術裝備、理念以及涉及的各種要素等方面應借鑒國外的一些先進的經驗,才能把整個城市水系統,特別是海綿城市建設做得更好。

    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還需提防由于碎片化建設而走“回頭路”。由于一些城市規劃前瞻性和嚴肅性不夠,很多城市在進行傳統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時跟先進的理念完全格格不入,使得舊城改造任務繁重。比如,前期很多城市已經開展了生態城市建設,但由于理念不先進,今后必須將高出地面的綠化帶變成下凹式,馬路牙子換成有豁口的道邊石等,這都將造成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浪費。

    同時,對于逢雨必澇的街區,采用海綿設施實現暴雨峰值的消減和錯峰,并盡可能采取雨污分流排水體制,雨水經過滯留和凈化應就近排入水體或可資利用的蓄水池等。對于黑臭水體治理,應該杜絕污水直排進入城市水體,實現污水全部截流。鑒于目前很多城市水體污水截流后出現水體斷流,污水處理廠應該盡可能設置在內河中上游,尾水作為城市水體的生態補充水源。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中,必須在景觀設計的同時實現生態凈化功能,利用具有凈化功能的水生植物系統,進一步凈化污水處理廠尾水中的N、P,避免污水廠過度處理,實現節能降耗。

    任南琪院士從城市健康水循環及可持續發展角度,對目前中國的污水廠排放標準提出了質疑!并指出,一味提高排放標準,是值得商榷的。根據任院士課題組的研究,隨著排放標準的提高,從生命周期可持續角度評價,其對環境的影響是負面影響逐漸增加!相對而言,一級B與一級A相比,1B更具有可持續性。

    原標題:【第六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任南琪院士提出“城市水循環3.0版”!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高密市| 康马县| 东港市| 霍城县| 依兰县| 迭部县| 榆树市| 全椒县| 陇西县| 鄂托克旗| 麦盖提县| 青河县| 社会| 大兴区| 河东区| 潞城市| 沈阳市| 斗六市| 奉节县| 醴陵市| 鱼台县| 长兴县| 彰武县| 岗巴县| 鄱阳县| 武山县| 津市市| 阿合奇县| 临夏县| 靖江市| 浦北县| 健康| 盘锦市| 新蔡县| 安多县| 扎鲁特旗| 鸡西市| 广丰县| 揭东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