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市環保局9日透露,《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見,最快今年底將出臺。《方案》定的最長目標著眼于25年后,要求到2040年,上海水生態系統功能全面恢復并提升。《方案》透露,2017年底前,黃浦江上游金澤水庫工程要建成通水,全市在用集中式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要全部實施封閉式管理。
污水和污泥是上海水污染防治要重點攻克的對象。上海將加快推進中心城區石洞口、竹園、白龍港及郊區泰和、南翔、松東、朱家角、崇明城橋等30余座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和新建、擴建工程,到2020年底,上海將因此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約60萬立方米/日。
《方案》明確將從農業、工業兩大水污染源入手治理。在農業上,上海一方面將減少二麥種植面積,轉為種植綠肥或休耕;另一方面,將減少菜地農用化學品投入,使化肥農藥施用量在5年內削減約兩成;上海的畜禽養殖總量也將被嚴格控制。
工業方面,將充分考慮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2016年底前,全面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相似的思路還被借鑒到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內污染企業的治理上,《方案》明確,未完成淘汰上述保護區內污染企業的任務,區縣審批和核準相關行業新建項目的權利將被暫停。
對企業而言,排放超標和超總量,將掛上“黃牌”,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將掛上“紅牌”,一律停業、關閉。上海將從2016年起,定期公布環保“黃牌”“紅牌”企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