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資源化的環境—能源—經濟效益評估:以湖北省襄陽市魚梁洲污泥甲烷捕獲實踐為例

中國湖北襄陽市通過“高溫水解+高濃度厭氧消化+甲烷捕獲利用”技術路線對污泥和餐廚垃圾進行協同處理,對污泥的有效及可持續處理理念進行了有益嘗試。在本研究報告中,世界資源研究所對襄陽的案例進行“環境效益—能源效益—經濟效益”綜合評估,總結其經驗,以期為各級城市建設和環境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為污泥項目的規劃、運營和投資提供可行借鑒,并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經驗。
付曉天, 鐘麗錦
2015-12
文件下載:
出版物描述:
中國污水處理設施數量以及污水處理量的迅速增長帶來了污泥產量的激增。污泥二次污染及其存在的顯著溫室氣體效益已經引起廣泛關注,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但是污泥也是一種放置錯誤的資源,通過妥善處置污泥可以有效將污泥從廢物轉化為資源進行利用。
通過對中國湖北襄陽魚梁洲項目的分析,我們發現: 1)魚梁州項目成功實現了污染物的全消納、資源的全回收以及能源平衡,實現污泥穩定化、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目標; 2)政府與市場的共同支持可以有效解決污泥處置融資困境; 3)以市場理念指導污泥處置路線選擇,變污泥廢物為生產原料,可以有效實現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