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大量建設,污水得到處理,但污水處理后產生的大量污泥如何更好地處置?近日,西安市3部門進行聯合調研,為污泥處理找到了出路——建材利用,污泥制磚。未來5年,西安市還將新建5座污泥處理廠,提高處置質量和效率。
記者從西安市水務局了解到,通過實施污泥規范化處置,西安市城區基本實現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同時,西安市水務局聯合環保、城市管理部門通過調研,確定以城區3家污泥處置企業為主,擴建、改建一批工藝先進的污泥處置廠。
“十二五”以來西安市加快了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步伐,新建、擴建15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7萬噸/日。2015年西安市主城區平均每天處理污水達16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每天產生的污泥約1200噸。
為給污泥找出路,西安市污水處理監督管理中心分別與陜西君龍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市利生污泥處理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堯柏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3家具有污泥處置資質的民營公司簽訂了《西安市城區污泥處置協議》。
污泥處置廠通過生物處置、建材利用及水泥窯協同焚燒技術,達到對污泥無害化處置。監管單位污泥核查員進駐污泥處置廠,詳細審查污泥運輸、接收及處置情況。城區污泥處置從產生、運輸到處置整個環節做到了責任明確,監管到位,處置規范。
“今年7月至9月,3家企業合計處置污泥9.3萬噸。”西安市污水處理監督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探索污泥處置新途徑。
根據《西安市污泥處理處置“十三五”規劃》,將新建5座污泥處置廠。2017年,全市規劃建設污泥處置廠總控制規模達到2638噸/日。2020年達到3825噸/日,全市污泥達到規范化處置。同時,西安將提升污泥處置技術,對現有污泥處置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引進更加環保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