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環境監測體制體系已初具規模,也有了初步的技術方法和骨架,這種變化是值得肯定的。當然,這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特別是隨著如今的監測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和強化,監測領域、監測形式日益多樣化,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完備現有的分析方法以及體制制度,特別是有機污染、生物監測等,逐步系統化,結構化,顯得尤為的重要和迫切。與此同時,也要建立完善環境監測的標準,逐步系統化,形成更加完善的體系。
1.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1.1參數缺口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各行各業的污染物排放的標準相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使用現有的分析檢測的技術手段已經漸漸不能應對日趨發展的對環境監測提出的要求,而且現如今的一些分析監測手段陳舊,就比如四川省仁壽縣的環境監測甚至部分還沿用了上世紀80、90年代的標準,顯然不能滿足現如今這樣的環境監測所提出的要求的。
原有的一些標準,監測的參數不全、檢出限不合標準等情況較為多見,這使得有些被迫要進行新項目、新方法的研發。同時,很多的監測仍以主要的常規監測因子作為主要監測對象,而很少涉及一些特征的監測因子。時代在飛速發展,一些新興行業雨后春筍般而來,對于這些新興的的行業采用常規的因子進行監測和評定是不能夠很好的反映其污染排放的具體情況的。對于這些新興的行業,雖然制定和編制了特別的行業污染排放標準,但現行標準不夠完善存在諸多漏洞。
現有的國家制定的監測標準涵蓋面較窄也不能具有很好的時效性等,也沒能很好的對環境污染的部分參數進行監測。好比,在實驗室進行監測所得結果與實際在市場上進行監測的產品的結果還是存在差別的,者必須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及時的更正和完善才能達到要求。而這其中,微量的有機等污染物的監測一直是環境監測的盲點區域,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影響很巨大,一直是重點監測內容。現如今國內對于微量有機污染物等的監測經驗不足,也不具備完整和先進的監測儀器設備以及相關技術,這使得最終所得監測參數報告存在很多的漏洞。
1.2方法缺陷
現如今,國內的環境監測以及污水、廢氣排放等標準和分析技術方法脫節嚴重,也沒有形成有很好的分析體制方法,也沒有一個最低要求標準,使得最終的環境監測方法措施的施行存在很大的瓶頸。相比較而言,發達國家則具有完善的環境監測分析的體制制度,以及系統化的監測體系。就好比遙感檢測技術的使用,遙感監測技術的使用可以解決在環境監測過程出現的各項瓶頸,具備大范圍、連續性、實時性、靈敏性等優勢,而這些技術的應用對于監測人員的技術能力、職業素養的要求都很高,相比較而言,目前國內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1.3監管不力
環境監測的各個環節必須嚴格的遵守相關的規定條例,嚴格監管,最終對所監測的環境進行真實的反映和評價分析,提供可靠的事實數據依據。環境監測部門本是公益性質的存在,可由于當地政府的不重視,投入運營資金較少,以至于這些服務性質的監測站難以維持,從而摻入了一些利益的性質,使得最終的監測數據和評價報表不精準也不足為奇。現如今,國內的環境監測的管理體制制度還不完善,也沒有很好的現實可行的的標準約束,使得環境監測管理等工作的開展裹足不前。
2.環境監測技術改善的解決對策
2.1強化各機構的交流
環境監測的儀器的充分利用和投入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大型的監測儀器設備所需購置的成本高,可其具有的分析、處理等能力更加專業、可靠,對于檢測得到的數據的精準性也具備很好的權威。當然,大型的監測儀器設備的使用以及日常維護也較小儀器更要求監測技術人員的技術過硬,而一些監測站、研究機構雖擁有大型的監測儀器卻少有使用,沒有充分利用資源。強化各機構的交流,充分合作,合理的進行儀器的使用、共享所帶來的效應明顯,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儀器設備,而且可以充分的節約人力、財力的投入。
2.2強化人才的培養
環境監測人員的技術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影響環境監測水平的因素。環境變化相比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且變化迅速,監測難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就需要環境工作者具備更好更過硬的技術能力和職業素養。注重相關技術人員的培養,也顯得尤為重要。改革現有的體制制度,競聘上崗,強化競爭意識,并有目的性的組織培訓,講述新技術、新方法,充分確保相關的環境監測團隊的技術能力、職業素養的水平。
2.3全面完善監測報告
每一份的監測結果都需要最終監測報告得以反映出來,建立相關的數據報表,以備環境監測管理機構的調用、參考。而現如今的各種監測報告所得數據繁雜,缺乏統計、歸類、分析,且形式單一守舊。全面完善監測報告是很有必要的,在原有的監測報告基礎上,加入統計、歸類、分析、評價等環節,會使得所得的監測報告更具有時效性。對于污染程度、原因進行分析整合,動態的進行說明,使得環境管理機構能夠及時把握污染的程度,做好預測和處理應對。總之,應該全面的反映監測中所得到的結果,盡可能使監測報告具有更好地可行性、可靠性和時效性。
3.結束語
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參數缺口、方法缺陷、監管不力,分析了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進行了總結與歸納。現如今,國民對于環境的保護維護的觀念逐步強化了,這對環境監測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環境監測工作更應該遵守規則,確保環境監測的公益性,發揮應有的環境監督保護的職責,為人類的發展、生存環境負責,提升監測水平,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實時性、權威性。著手改進現有的環境監測部門的軟件、硬件設備,提供切實可靠地依據和保障,積極發揮作用,為社會的發展貢獻應有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