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國家持續加大治污力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重要政策將相繼推出,環保部預計其實施可總計帶動6萬億元的環保市場,環保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2014年中國環保產業產值達到4.5萬億元,但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的企業不到5%,大多屬于中小型企業。這些中小型環保企業,如何在激烈且無序的市場競爭中,搶占有一席之地,并脫穎而出?湖北一家中小型環保企業,近年來瞄準提標改造的市場,憑借新技術取得顯著效果,獲得良好的口碑,讓企業在外省得到迅猛發展。
在環保這條路上,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下稱“君集環保”)至今走到了第七個年頭。2008年,湖北君集成為較早入駐武漢光谷生物城的環保企業之一。該公司自成立專注污水深度處理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用了好幾年做技術開發,去年一個項目就投資1.68億元。
“前幾年,我們發現現有的污水深度處理技術不夠用,放棄不少工程項目,投入巨資和精力做技術開發,不滿足技術突破,并把工藝、成套設備、工程應用等做好做精。去年憑技術,從眾多競爭者,拿下一個每日處理15萬噸高難度的深度處理項目,技術效果非常好,也不貴。現在,業務量在持續上升。”湖北君集總工程師劉魯建說。
浙江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提標項目,它不僅是湖北君集第一個提標改造項目,也是全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示范項目,項目滿負荷平穩運營快一年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參觀者無不高度評價。
“大多數參觀者到來之前,幾乎都不相信我們能做到了;看到出水效果,還有不少人不敢相信,我們每天出水數據,在高速路上都可以看到。”嵊州君集董事長汪小祥介紹。
采訪了解到,北京一所著名大學,有一位畢生從事活性炭污水處理技術研究的教授,朋友跟他說,湖北君集攻克再生粉末活性炭污水深度處理技術,已經在多個項目中應用,并大規模應用在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中,老教授說:不可能,我研究大半輩子,沒搞出來。朋友告訴他,項目深度處理每噸工業廢水不到二元錢。
“我們能拿到這個項目,靠的是過硬技術。我們做了500噸/日小試,效果不錯,后來我們投了一千多萬做1萬噸/日中試,效果依然不錯。最后,我們以BOT形式接項目,如果做不好,我們將損失近2億元投資。”湖北君集董事長巴能軍介紹。“我們前五年,圍繞再生粉末活性炭污水深度技術開發,在技術、工藝、設備等技術開發上,自籌資金投資一個多億。當然,我們也分享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紅利,沾了不少紹興當地政府官員工作務實的光。
據了解,項目將高難度的印染、造紙等難處理的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到一級A,并且優于一級A。一個不原意透露姓名權威專家說,用活性炭當“佐料”處理污水常見,當“主菜”來大規模處理污水,全國僅此一家,并且大多用顆粒活性炭和柱狀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大規模、無害化、低成本再生本來就是一個世界難題,其大規模工業應用也會遇到很多難題。
浙江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5萬噸,原出水標準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排放,首創股份負責運營,出水直排曹娥江。但由于工業廢水的特殊性質和原標準沒有色度處理要求等原因,曹娥江出現好幾公里的色帶。當地居民經常舉報,成為當地政府頭痛之事。
浙江省委提出了“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水防治戰略。紹興市響應號召,將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列為重點項目。據了解,該項目前后有幾十家污水處理企業和科研院所前來嘗試,有實力雄厚大型國有企業,有光環奪目的上市公司,有著名科研院所。君集環保面臨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014年12月31日,提標改造完成。截止目前,該廠已經滿負荷、平穩運營10個多月,經過寒冬和酷暑的考研,經檢測,其出水穩定達到一級A標,主要指標接近或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該項目的落地,標志著我國首個工業園區污水超深度處理量化減排提標改造工程在浙江省率先建成。
嵊州全球著名的“領帶之鄉”,進入到污水處理廠的工業廢水主要成分就是印染廢水和造紙廢水,他們又都是業內公認的最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很多公司處理到一級B都很難達標,處理成本較高,更不用說一級A了,其他公司的處理方案報價都在3元到5元一噸不等。而君集環保深度處理一噸污水不到2元錢。“做環保工程,本來就是在做公益項目;君集人用技術實力和工作效率說話,摸著良心做事。”劉魯建說。
中小型企業憑提標改造新技術從大公司手中搶生意
2015年11月02日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