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2017年安徽將建設一批海綿城市 到2020年,城鎮供排水、防澇、雨水收集利用能力大幅提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01  瀏覽次數:294
    核心提示: 2017年安徽將建設一批海綿城市 到2020年,城鎮供排水、防澇、雨水收集利用能力大幅提升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中安在線訊 建設一批海綿城市、保護傳統村落、推廣綠色建筑……10月30日,記者從安徽省省住建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出臺實施。根據《意見》,到2020年,全省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形成生態空間山清水秀、人居環境宜居舒適、建設方式集約高效、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的城鄉發展格局。

      綠色城市:2017年建設一批海綿城市

      根據《意見》,安徽將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化,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大力推行低影響、低沖擊開發模式,加快建設“滲、滯、蓄、凈、用、排”相結合的雨水控制利用系統。加大城鎮供水、供熱、供氣管網和老城區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大力推進節水型城市創建,強化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管控,加快推廣中水回用工程。

      到2017年,我省將建成一批海綿城市試點示范工程,全面啟動城市(縣城)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到2020年,城鎮供排水、防澇、雨水收集利用能力大幅提升,海綿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城市各類管網養護和運行指標達到國家標準。

      在完善城鎮園林綠地方面,到2017年,我省新增和改造提升城鎮園林綠地面積將達3億平方米以上,建成綠道4000公里。到2020年,城市全部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80%以上縣城達到國家園林縣城標準,建成以城市綠道為基礎、區域綠道為骨架的全省綠道網絡。

      此外,到2017年,城市(縣城)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7%、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以上,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試點取得突破。到2020年,城市(縣城)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以上,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全面開展。

      綠色村鎮:全面保護傳統村落

      為了更好地傳承村鎮風貌特色,我省將開展小城鎮城市設計研究,推進宜居小鎮、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創建。到2017年,基本做到所有村鎮建設都有規劃管理依據,新增省級宜居小鎮、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50個。到2020年,新增省級宜居小鎮、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100個。

      同時,安徽還將推進傳統村落保護,開展傳統村落認定,建立完善傳統村落名錄、檔案,編制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強化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工作。到2017年,傳統村落名錄、檔案基本健全,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完成,中國傳統村落得到有效保護。到2020年,全省傳統村落得到全面保護。

      在農村環境衛生治理方面,我省將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改水、改廁力度,堅持自然、鄉土、經濟的原則,引導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后、道路兩旁、河塘周邊植樹。到2017年,鎮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0%、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30%,村莊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到2020年,鎮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5%、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45%,村莊生活垃圾和污水基本得到治理。

      綠色建筑:2020年綠色建筑達60%

      我省將推動綠色建筑規;l展,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以及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房地產項目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造。開展綠色生態城市綜合試點,推動綠色建筑由單體示范轉向區域示范。推廣建筑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保護環境的適宜技術,提升綠色施工水平。到2017年,新建建筑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比例達到30%以上。到2020年,達到60%以上。

      綠色生活:全面推廣公共自行車

      為了倡導低碳綠色出行,我省將推進國家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示范省建設,全面推廣公共自行車,按照綠道標準建設改造步行和自行車道,改善步行和自行車騎行環境。到2017年,基本實現城市和縣城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全覆蓋,設區城市建成較為完善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到2020年,城市和縣城完成步行和自行車道路體系建設改造,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城建成完善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此外,我省將倡導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機制,推動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有機結合,加快建設生活垃圾和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分揀中心、集散市場“三位一體”的回收網絡,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綠色規劃:健全城市開發邊界管理體制機制。

      根據《意見》,為了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安徽將加強省域空間管制,協調跨省際、市際的山體、水體等重要生態廊道,劃定省域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區域生態空間保護和監管機制,構建“以巢湖為生態核,大別山區、皖南山區、江淮丘陵區和皖北地區為主要生態功能區,長江、淮河、新安江、梅山—巢湖—裕溪河、沙潁河—淝河—菜子湖和北坨河—池河—巢湖為主要生態保育帶”的“一核四區六帶”省域生態安全格局。到2017年全面完成城市(縣城)開發邊界劃定工作,建立健全城市開發邊界管理體制機制。


     

    2017年安徽將建設一批海綿城市

     

    2015-10-31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縣城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玛纳斯县| 虞城县| 纳雍县| 兴化市| 武川县| 兰州市| 新宁县| 黔南| 白城市| 临朐县| 罗平县| 弥勒县| 富锦市| 吉林省| 武强县| 阿巴嘎旗| 农安县| 濮阳县| 亳州市| 林西县| 黄龙县| 彭山县| 新野县| 右玉县| 朔州市| 城口县| 东山县| 若羌县| 泗水县| 达尔| 响水县| 汶川县| 哈密市| 枝江市| 屏边| 滨海县| 宝清县| 烟台市| 彰化县|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