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用于農田是比較可行和現實的方案。
污泥中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對農作物有增產作用;污泥中的有機質、腐殖質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劑。山東福航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大學合作,對禹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通過堆肥加工成復合肥,進行了用于農田的試驗。通過添加一定數量的N、P、K做成復合肥(N、P、K的比為1∶0?9∶0?4),并直接造粒為污泥顆粒肥,經過多種作物施肥試驗,均取得可喜的結果。由于是制成顆粒狀污泥肥料,便于運輸和貯存。
隨著我國污泥處理市場的進一步形成與發展,必將需要一大批有技術、有良好的運營能力的污泥專業化建設與運營公司。污泥制肥技術的優點顯而易見:
一、大量污泥處理已成為城市污水處理的沉重負擔,采取填埋方法既花錢又占地,刮風下雨飛揚淋溢,將污泥生產復合肥處理量大,能很好解決污泥的出路問題。
二、利用城市廢水處理污泥生產復合肥,對環境生態具有重大意義。污泥制成肥料進入農田土地,土地是環境凈化器,養分供作物吸收形成環境生態的良性循環,消除污染。
三、污泥復合肥是很好有機肥源,NPK養元素占6%以上,有機質40%以上,有些地方把工業廢水一起接納處理,造成鋅、銅有些超標,鋅、銅本身也是營養元素,做成復合肥占的比例極少,污泥復肥農田施肥量和一般復合肥相近,所以是絕對安全的,當然還得考慮長期生態效應,所以在配方和農藝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四、污泥量大、集中,適合建廠進行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復合肥,產品在農村有廣闊的市場,現在在山東等地污泥肥料十分熱銷,使這一些新興環保產業充滿生機活力。
五、由于污泥復合肥是化廢為肥,“無用”的污泥加工成肥效高、農民歡迎的支農產品,無論從養分含量衡量還是從污泥復合肥本身特征評估都說明它只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工廠利潤空間比無機復合肥高。
六、污泥復合肥養分齊全,有機質在加工制造時可生產多種復合肥,福航環保李聯盟介紹,如富含有機質的全污泥肥、污泥無機復合肥、污泥腐植酸肥、污泥生物肥以及各種專用污泥復合肥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作物生長的需求。
七、污泥復合肥的設備是以復合肥為基礎的,所以工藝指標比較成熟、簡單。無論新建還是改建投資少、上馬快。
八、污水處理廠為環保產業,更加注意自身環境二次污染,特別是現有污水處理廠污泥攤曬面積大,干污泥隨風、雨水飄移,造成周邊地區大面積污染,現采用集中污泥處理密閉生產消化,設備布置緊湊,占地少,杜絕了二次污染。
污泥制肥涉及污泥干燥問題。據福航環保李聯盟介紹說,一般污水廠處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在80%以上,如果用做制肥,需干燥至40%以下。這就需要進行熱干化處理。對比以燃煤、天然氣、沼氣等燃料為熱源的干燥工藝,利用太陽能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理有著先天的優勢。
(1)節能,我國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大約2/3國土的太陽能輻射量接近或超過5000MJ/㎡,利用太陽溫室與太陽能集熱器幾乎不耗費能源;熱泵能耗比為1:4.5。利用太陽能、地熱資源對污泥進行干燥,能耗低;節約了其他不可再生資源。
(2)環保,污泥在干燥過程中,主要利用太陽能和地熱資源,沒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態的排放,對環境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同時,避免了因利用其他資源而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
(3)可再生,太陽能與地熱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需要開采和運輸,不存在能源緊張問題。
(4)自動化程度高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系統,一方面可對太陽能污泥干化進行有效地控制,另一方面避免了大量人員工作和安全隱患。
城市污泥制肥的優勢分析
時間:2015-10-15
來源:污泥處理新技術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