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正定新區新城大街下的地下管廊。記者 張曉峰攝
已主體完工19公里,預計2018年36公里全部建成投用
有效解決“蜘蛛網”、“馬路拉鏈”等城市管理難題
石家莊日報首席記者 靳曉磊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讓地下管廊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在我市,正定新區的地下管廊建設最為快速,無論是設計標準還是建設規模,在國內均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正定新區的地下管廊建設情況如何?有多少管道和線纜已經“入地”?龐大的建設資金從哪里來?將來如何運營?日前,記者前往正定新區進行了實地探訪。
路網下方已建成19公里管廊
在新城大街園博園以南約1公里處,規劃但尚未建設的路面位置,有一個巨大的深坑,坑內可以看到一截方形的水泥澆筑而成的管廊。管廊口附近,兩名施工人員正在忙碌著;旁邊是綁扎好的網格細密的鋼筋,即將澆筑。
“這是正在建設的新城大街地下綜合管廊。”新區管委會的曲建強告訴記者,結合地鐵施工,今年對園博園至新區界段的管廊進行建設。
下到坑內的工作面,記者看到,已完成澆筑的管廊分為兩個艙體,東側的較大,西側的較小。據介紹,較小的艙體內將布設強弱電線路;較大的艙體內將布設供水、中水、熱力等管線。
據介紹,由于受地鐵施工影響,新城大街地下管廊已修到園博園東門。今年,將對園博園至新區界段進行建設。目前,已完成整體工程的70%,新城大街從正無路到施工段下方,已形成約2.5公里的綜合管廊。
“加上剛完工不久的3.8公里隆興大道地下管廊,目前新區已完成地下管廊建設19公里,涉及‘四橫三縱’7條主干道,分別是園博園大街、新城大街、太行北大街、迎旭路、隆興路、安濟路和天寧路。”曲建強說。
據介紹,正定新區規劃遠期建設地下綜合管廊120公里,近期建設36公里,目前已主體完工19公里;預計2018年36公里全部建設完畢并投入運營;2025年完成120公里地下管廊建設。
讓“馬路拉鏈”成為歷史
正定新區的道路嶄新通暢,在太行北大街、新城大街和園博園大街等主干道,道路上方清清爽爽,看不到老城區道路上常見的“蜘蛛網”。而在這些道路的快車道上,也看不到有一個井蓋。“幾乎所有的線纜和管道全都入地,路面上很干凈。”曲建強說。
在新城大街園博園東門南側,記者沿管廊入口進入地下綜合管廊。管廊高度約7米,寬約6米;廊道內東側的墻上,已“掛上”了粗大的管道,“這是自來水管。”曲建強說,這段管廊建在新城大街道路東半幅快車道與慢車道間的隔離帶正下方。
據介紹,新城大街下的管廊倉室分水、電兩倉。水倉里除了自來水管道,還將布設熱力管道等。而在旁邊的電倉,主要鋪設強弱電線路,包括高低壓電纜、各種通信電纜和有線電視線路等。“目前,自來水管道已鋪設2公里,電倉內的光纖已完成鋪設。”曲建強說。
他告訴記者,地下管廊把與城市有關的絕大多數管線都集中在地下廊體里,日常巡檢維護等都通過出入井在地下完成,有效解決了“蜘蛛網”、“馬路拉鏈”等城市管理的難題。
據了解,我國現有七大類近30種市政管線分屬不同部門管理,不同單位施工各自為政,一旦管線出問題便要給路面“開刀”,道路總是挖了填,填了挖,被戲稱為“馬路拉鏈”。
城建專家表示,“馬路拉鏈”在影響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的同時,更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而地下綜合管廊系統,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讓“馬路拉鏈”成為歷史。
地下管廊還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質量,以及有利于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拉動社會資本投入和成為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
被列為財政部PPP示范項目
制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一個關鍵點,是資金的來源問題。據了解,地下管廊的建設成本要比傳統管線鋪設成本高一倍以上。一般情況下,地下管廊建設分為廊體和管線兩部分,總造價每公里上億元。
正定新區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成本高達十幾億元。據該區建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下管廊建設除財政支持,還需要引入社會資本。
為解決資金來源問題,新區積極探索PPP模式,即政府出資+社會資本出資,剩余資金通過債務資金籌集。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運營收益方面,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初期投資巨大,后期運營穩定且有一定收益的市政基礎項目,十分適合采用PPP模式建設。
經過多方努力,去年末,新區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被財政部列入國家首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名單》,成為首批30個PPP示范項目之一,也是30個項目中唯一的地下綜合管廊(行業領域)項目。
省住建廳相關人士表示,在建和擬建綜合管廊的建設模式中,鼓勵當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采取PPP模式,以充分體現“以地方及社會投入為主”、“地方財力投入在可承受范圍內”的原則,保障資金供應。
另據介紹,正定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也被列入了河北省首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名單。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廊運營
通過采用PPP模式,使得在市政設施領域引入社會資本,減緩了地方財政的重負,使財政資金從“主導”轉變為“引導”,充分發揮了政府引導、監督職能與社會資本管理、運營優勢。
那么,參加投資建設企業如何獲得回報?據了解,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入廊管線公司所繳納的租金、運營維護管理費和財政補貼,通常情況下,未來社會資本投資收益率約8%。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除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廊建設外,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廊的運營,采取特許經營模式。比如,可以嘗試特許經營模式,給企業特許經營權,并收取該企業一定費用。該企業則收取管線單位的租金,并負責管廊的日常維護。
專家認為,這種方法可一舉三得。首先,維護資金問題迎刃而解,地方財政壓力不僅減小了,還會獲得一定的收入。其次,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實現盈利。最重要的是,管廊將得到很好維護。對于采用PPP模式建設的地下綜合管廊,可優先將特許經營權交給參建企業。
隨著建設資金來源和運營方式的明確,特別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指導意見,要求大力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這些均極大推動了正定新區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工作。
在加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方面,正定新區積極建立完善保障體系,全方位推進地下管廊建設。目前,正定新區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已經制定,統籌地下各類設施、管線布局,作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地下管線建設規劃的基本依據。
同時,我市按照省里標準并結合正定新區實際,印發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技術導則;在制定《綜合管廊運營管理辦法》的基礎上,正定新區印發了強制入廊政策,與4家管線單位簽訂入廊協議,并配套財政補貼、動態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