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屆)日程暨邀請函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8.12爆炸含氰化物廢水已封存 污水處理廠已選定   事故廢水目前封存在有限的一段市政管網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19  瀏覽次數:107
    核心提示:8.12爆炸含氰化物廢水已封存 污水處理廠已選定   事故廢水目前封存在有限的一段市政管網中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屆)日程暨邀請函
      

    天津“8·12”爆炸事故發生以來,最讓人們擔憂的是爆炸后事故點形成的巨大深坑,貯存了大量的含氰化物和有機物的廢水,加之有可能下雨,廢水一旦泄漏或溢出,后果不堪想象。

      環境應急專家組專家包景嶺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下雨有一好一壞,好的是,雨水清潔了空氣,洗刷建筑物上的粉塵;壞的是,雨水量大了,使事故現場還未及清理的含氰化物等有機物廢水容易泄漏,問題就非常嚴重。

      據了解,天津市環保部門針對爆炸事故周邊區域降雨已展開多項應急準備。

      不能進入現場采樣分析含氰化物廢水成分

      8月16日傍晚,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參加完會議后,在給他提供要看的5個處理點位中,陳吉寧選擇了事故廢水處理的兩個關鍵地方,并摸黑來到天津保稅區擴展區污水處理廠和“破氰”廢水應急處理裝置仔細查看。他一邊看一邊叮囑,要關注含氰廢水安全處理問題,尤其要關注下雨時不能泄漏。

      近幾天,在爆炸核心區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防化團、核生化部隊還在搜救生存人員,搜尋死難者遺體,開始檢測現場遺留物。環境應急人員不能進入爆炸點,不明確爆炸深坑周邊有多長,坑有多深,廢水面積有多大;更不能進入現場,采樣分析深坑中的廢水含氰化物和有機物成分。

      據記者從不同方面了解得知,“8·12”事故點共炸出3個坑,一個大坑約長108米、寬80米、深6米,加上兩個小坑,大約共存有6萬噸廢水。這些數據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選定處理爆炸事故廢水污水處理廠

      8月17日15時,記者來到位于天津港保稅區京門大道的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污水處理廠,天津港爆炸事故應急指揮部設在這里。這是經過再三斟酌選定的負責處理爆炸事故廢水的唯一一家污水處理廠,也是處理事故廢水的最后一道防線。

      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污水處理廠距本次事故爆炸點東南方2000米左右,2005年完成項目一期建設,2008年完成項目二期建設,平均污水日處理能力7000立方米,負責處理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范圍內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其中,生活污水占處理量的10%,工業廢水占處理量的90%。這個污水處理廠采用SBR污水處理工藝,出水水質可達到一級B,處理后的達標廢水經市政管道最終排入渤海。

      污水處理廠已做好處置廢水相關準備

      在污水處理廠廠區,記者找到了負責運營工作的天津創業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光。楊光告訴記者,建成10年來,這個廠一直穩定運行。“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發生后,由于距離爆炸點較近,廠區部分設施受到損壞,主要是部分建筑門窗玻璃和污水處理設施輔助管線。“但這些損壞可在短時間恢復,所以并不影響正常生產,污水處理廠整體是正常的。”

      楊光說,作為運營方,8月13日下午,接到應急指揮部承擔處理事故廢水任務的通知,按照事故應急指揮部的事故廢水處置方案,現已做好相關準備。這套處置方案可概括為“四保障、六監測”,具體指的是,事故廢水要經歷4層保障措施的無害化處理,經過6個環節的水質監測,確定水質達標后再排入海。

      事故廢水經市政管網進入市政井前進行第一次水質監測,記錄廢水原始數據,隨后廢水進入作為第一層保障措施的移動式應急破氰設備,投藥劑進行化學處理,將氰化物分解;之后對出水進行第二次水質監測,隨后進入作為第二層保障措施的移動式專業臭氧氧化、混凝、活性炭吸附等設備,再進一步無害化處理;出水后進行第三次水質監測。

      “以上環節均為應對本次爆炸事故新增的,第一層和第二層保障措施是對氰化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的‘雙保險’。經過這些環節后,即進入污水處理標準工藝環節,對這些環節我們也進行了增強。”楊光說,出水經過細格柵后,接下來進入作為第三層保障措施的污水處理廠原有生物處理池,這里有強化活性污泥和粉末活性炭對污水進行進一步處理;隨后出水進入作為第四層保障措施的活性炭過濾墻,并在原有接觸池中經過堿和次氯酸鈉處理,接受第四次水質監測。隨后,出水經過原有的在線監測設備監測后,進入排放前池,接受第六次監測,監測合格方可排放出去。

      “所有監測均由環保部門負責,每層處理后的水質達到本環節標準后,方可進入下一環節,沒達到標準的將在本環節進行重新處理,直至達標。”楊光說。

      記者在污水處理廠現場看到,作為第二層保障措施的移動式專業臭氧氧化、混凝、活性炭吸附設備及配套管道已基本安裝鋪設完畢。

      記者隨后察看了第一層保障措施的移動式專業破氰設備,這是此次事故廢水處理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這套移動式專業破氰設備,由一大兩小藍色的集裝箱處理罐組成,安裝在天津港新港六號路和北港路交口北側幾十米處,其位置處在爆炸事故點與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污水處理廠中間,距離兩處均1000米左右。

      據天津市環科院副總工程師張志揚介紹,大的處理罐長12米、寬2.4米、高2.7米,小的處理罐體積是大罐的一半。這套設備每小時可處理含氰廢水125立方米左右,每天可處理廢水3000立方米左右。

      事故廢水目前封存在有限的一段市政管網中

      張志揚帶著記者,從安裝環境應急破氰設備的路向西走約30米遠,在一片草叢中有一口市政管道井,幾根粗大的白色水管從設備端口一直延伸到這口井中。

      張志揚告訴記者,眼前這口市政井和事故爆炸點之間的這段市政管道,存儲著爆炸事故廢水。在爆炸發生前的正常情況下,這口市政井內的污水會經提升泵站送入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污水處理廠。但事故發生后,目前已對這個市政井進行了徹底封堵,由此把事故廢水封存在有限的一段市政管網中。“目前這里安裝的設備就是用于處理這段管網中事故廢水的。”張志揚說。

      何時開始處理這幾萬噸含氰廢水?8月18日早晨,天津市環保局水處處長賈麗泉對記者說,現在根據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環保部門依照自身職責和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已從8月16日開始,召集濱海新區的有關部門,并請專家會商指導,著手制訂含氰廢水的處理處置方案并報指揮部審定。一旦方案通過,就會依據方案要求和工作程序,積極迅速解決廢水處理處置問題。

     

    8.12爆炸含氰化物廢水已封存 污水處理廠已選定

    時間:2015-08-19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郭文生 任效良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湖州市| 朝阳区| 琼海市| 那坡县| 康保县| 萨嘎县| 吉林市| 亚东县| 郑州市| 淳化县| 沁阳市| 乐都县| 乌拉特后旗| 精河县| 泗洪县| 南丹县| 腾冲县| 且末县| 娱乐| 迁西县| 凌源市| 新民市| 瑞安市| 牡丹江市| 罗源县| 苍南县| 庆安县| 嘉善县| 泉州市| 长海县| 明星| 丰原市| 安康市| 福州市| 买车| 普宁市| 滁州市| 黄龙县| 潜山县|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