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四川省古藺郎酒廠有限公司從國家重點污染源控制企業的名單中被“除名”。自2011年以來,郎酒集團以3.8億元的密集環保投入,顯著提升了污染治理能力和水平;通過引入專業團隊嚴格管理,為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建立內部制度環境,從而贏得了從污染大戶到治理標兵轉變的底氣和資本。
特別是郎酒廠近年來在企業內部探索建立“環保局”管理模式,全面吸收地方環保部門對企業的監管手段和機制,將環境管理延伸進來、落到實處,為探索企業環境監管體系提供了有益借鑒。
廢水治理:配備專業處理廠
日前,記者來到赤水河畔的古藺縣二郎污水處理廠,眼見一個排放口中的汩汩清流匯入河中。這個位于郎酒廠生產區下方的專業污水處理廠,既接收全部的釀酒廢水,也將原二郎鎮未經處理散排到赤水河的5個生活污水排放口全部整合,截流到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釀酒廢水排放主要污染物執行的是《發酵酒精和白酒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表三的排放標準,接近地表水Ⅲ類水質了,但實際上常常會好于這個指標。生活污水處理則是執行一級A標。”郎酒環保部部長黃河介紹說。
據了解,二郎污水處理廠由郎酒廠自籌資金建設,總投資約1.8億元,設計處理規模共約7000m3/d,其中處理工業廢水3000m3/d,生活廢水4000m3/d(遠期處理量)。“以前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一直直排,現在企業承擔了包括收集管網在內的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和運行,廢水、污水都得到了妥善處理,區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黃河說。
與其他同行只是具備廢水處理車間相比,郎酒廢水治理卻是配備了一個專業處理廠。而這代表著從設計、施工、設備選型到日常管理的專業化。記者了解到,這家自運行起在監督性監測中全部達標的污水處理廠,年可削減化學需氧量985噸、氨氮7噸。
圍繞工藝設計,黃河如數家珍:“這個包含兩套生產工藝的處理項目出自中國市政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圍繞醬香型釀酒行業水污染物的治理,此前還沒有成熟穩定運行的工程實踐。設計院的團隊在郎酒廠蹲點近一年,從生產各環節取水、檢測、實驗。他們甚至花了100多萬元去做中試模型,進行工藝設計和集成。”
穩定運行:硬件軟件都要過硬
談及穩定運行的經驗,黃河認為,首先工程設計要合理。因為郎酒屬于醬香型酒,其生產廢水濃度較高,應采用組合工藝,包括預處理+氣浮+EGSB+氧化溝+超濾+兩級納濾。“其實經過脫氮除磷的深度處理環節,大多數時間排放已經優于排放標準。但為了確保水質外排的萬無一失,我們又投資建設了膜工藝處理車間,采用美國陶氏產品,單處理環節投資就達到了800多萬元。雖然平時不太用得著,但為了系統的穩定有效性,每3個月還要進行運行保養。”
其次是設備質量要過硬。 “治理設備為什么都要用目前國內外市場上最好的產品?因為污水處理的運行環境惡劣,如果質量一般的設備,很容易損壞,會對穩定運行產生負面影響。”黃河說,好的風機運行1萬小時才需要檢修一次,而在這期間它確保不會出問題。這雖然初期投資大,但后面省事。
除了對硬件自信,專業污水處理廠在技術支持、運行管理上的專業團隊,更是穩定達標的重要基礎,這是很多企業所不具備的。 “對污染的治理需要工藝、技術和設備;對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需要科學、合理。因此,相比專業的設備,專業的技術人才更是不可或缺。”黃河說。
據介紹,郎酒廠公司通過對外招聘,引進環保專業技術人才,截至目前,共聘任了30余名大專以上的環保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同時加強與資深環保公司的合作,提高了環保專業技術水平。
除了專業的污水處理,近年來,郎酒廠在煙氣治理方面也有了質的提升。據介紹,在總投資2.4億元的熱電聯產技改項目中,治理設施投資約5000萬元,占比16.67%。脫硫除塵系統由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四川鴻海項目建設咨詢有限公司進行項目監理。“自驗收以來,一直穩定達標運行。”
環境管理:企業強化“環保局”管理模式
2012年6月,郎酒成立了環保部,建立了一個目前擁有47人的專業環保團隊。在企業環保壓力日益加重的當下,企業成立環境管理部門已經不算新鮮事,但郎酒的這個“環保部” 有點“特殊”。
據介紹,郎酒廠環保部的“班底”原是一家與其有合作關系的環保公司,黃河正是公司的負責人。他當初帶著自己的核心團隊一起加入了郎酒。“我們擁有獨立的監督處罰權,這是我們郎酒管理的特點。”
他說,傳統的企業環保部門只是其內部的一個車間,不少工作人員是從生產車間“出身”,首先可能不夠專業,其次作為企業內的“弱勢”部門,也無法實現對其他部門的真正監督。“而我們在企業內建立環境管理部門,則要從改變這兩方面不足開始。”
目前,47人的環保部門有一半多是專業人才,黃河的助手也是公司從地方環保部門挖來的。“除了人才,最重要的是我們吸收了環保部門對企業的監管手段、機制,探索建立了有效的內部監管體系。”黃河說。
這不僅體現在監測設備、成立環境監察隊伍等硬件上,還借用了簽訂環保目標責任書、約談和處罰等做法。“我們就是要將環保局的管理延伸到企業內部。而這種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企業和環境管理之間的圍墻。”
從2011年初開始,公司在確定環境目標方針的基礎上,每年按期與各部門簽訂環保目標責任書,并指導各部門對目標指標進行二次分解,層層落實。同時,郎酒環保部對各部門、車間目標分解及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事項進行溝通、反饋和督促整改;對檢查中違反環保目標考核的項目予以通報并納入績效考核。
而這個目標責任書的效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其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黃河說,前一兩年的處罰比較多,一年有一二十起,這兩年一年也不過一兩起。
“一開始不被理解,但隨著制度完善,現在的工作得到了從上到下的支持。”黃河介紹說,公司重視對環境管理的培訓,形成公司、部門、車間崗位、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多層次培訓體系,培訓覆蓋率100%,達到了提高全員環境意識的目的。而對新進員工,則是把好進門關,進入公司時統一由環保部進行規范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制度的完善,使得內部監管盡可能具備效力,而不是形式主義。”
郎酒集團加大污水治理投入 探索環境管理新模
時間:2015-06-18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陳湘靜 曹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