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網訊 (記者 江珊)“污水處理需要巨大的電能,僅天津中心城區每年因處理污水就要消耗掉3.2萬噸標準煤,每年全國要產生近730億噸的污水,處理過程中勢必引發環境問題,因此節能減排是污水處理的重要課題。”昨日,記者來到南開大學創業活動中心時,環境科學學院大三學生關遼正在研究他的創業項目“零能耗污水處理系統”,“這個項目就是幫助污水‘自凈’,并利用污水‘自發電’來維持設備運轉”。
“普通污水廠處理污水時,在水中加入好氧生物,用電打氧去污,而我們則利用污水原有的厭氧生物去污,通過封閉水池、隔絕氧氣、厭氧生物迅速繁殖,‘吃’掉水中污染物,清潔水源。”關遼表示,“這個系統處理后的水能夠達到污水處理廠排出的標準。”
雖說是污水處理器,但關遼的“基于綠色生物發電的零能耗污水處理系統”卻更像是一個盆栽,水池上方有排列整齊的細微小口,翠綠的白鶴芋就根植于此,茂密的綠植覆蓋了整個40升容積的水池,根系深浸水中,池水干凈透明,不見其原來骯臟的模樣。“生活污水含大量磷,破壞自然環境,但植物生長需要這種‘化肥’,所以我們想通過在污水處理系統上種綠植,用生物手段濾水,節約能源的同時美化環境。”關遼笑著說。
“普通污水廠處理污水時,在水中加入好氧生物,用電打氧去污,而我們則利用污水原有的厭氧生物去污,通過封閉水池、隔絕氧氣、厭氧生物迅速繁殖,‘吃’掉水中污染物,清潔水源。”關遼表示,“這個系統處理后的水能夠達到污水處理廠排出的標準。”
雖說是污水處理器,但關遼的“基于綠色生物發電的零能耗污水處理系統”卻更像是一個盆栽,水池上方有排列整齊的細微小口,翠綠的白鶴芋就根植于此,茂密的綠植覆蓋了整個40升容積的水池,根系深浸水中,池水干凈透明,不見其原來骯臟的模樣。“生活污水含大量磷,破壞自然環境,但植物生長需要這種‘化肥’,所以我們想通過在污水處理系統上種綠植,用生物手段濾水,節約能源的同時美化環境。”關遼笑著說。
記者注意到,整個水池分八組,每組水池中插有一根碳棒,水池的一邊是一塊活性炭板,“碳棒相當于電池的‘-’,炭板是‘+’,整個水池就相當于‘生物電池箱’,導線連接正負極,就能發電了。”關遼向記者示范,“由于我們利用的這種厭氧生物是一種產電微生物,它在‘吃’掉污染物的同時會‘吐’出電,再通過導電的碳棒導出來,用導線收集后就能直接使用了。據估算,產電量足夠整套設備自運行使用。”
“我和團隊從去年起開始研究這個‘生物去污電池’,隨著項目推進,克服了不少困難,也收獲了國內外環科領域專家的贊賞,雖然項目離落地投產還有一定距離,但我們相信這一新技術將會對建設美麗天津貢獻一份力量。”
(原標題:南大學生研發零能耗污水處理系統 "吃"掉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