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僅僅是開了個好頭,絕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必須克服松懈厭戰情緒,增強責任擔當意識,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堅決打贏這場持久戰。”在日前召開的浙江省武義縣“五水共治”大會上,針對一部分干部群眾厭戰自滿松懈情緒有所抬頭的現象,市委常委、武義縣委書記鐘關華的這一番話,猶如開出了一劑清醒劑。
去年武義縣多措并舉,鐵腕治水,“五水共治”首戰告捷,武義的水變得更清,山變得更綠,環境變得更美,產業變得更環保,贏得了百姓的好口碑。據統計,去年武義縣重拳治理工業企業污染,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86家,責令停產整頓152家,關停重污染企業9家,取締非法加工點53個,完成120個企業排污口規范化建設;35家制沙企業全部整治到位;整治農業面源污染,累計關停拆除養殖場2923家,治理提升養殖場238家,財政投入資金達2.5億元;基本完成182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被評為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勝縣;境內29條干支流中有26條已達Ⅲ類以上水質,大部分為Ⅱ類水質,武義江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從8.3%提高到50%,地表水市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從25%提高到75%;計劃完成的412個項目100%完成,投資總額15.8億元;通過項目實施,污水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建污水管網24公里;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從2.5萬噸提高到5萬噸;泉湖電鍍集中區內的污水集中處理中心站建成,日處理能力6000噸;供水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飲用水源得到有效保護,完成20個農村飲供水項目和三港鄉飲用水應急工程建設,壺山水廠擴建工程完成近50%工程量;防洪排澇方面完成了5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3公里農村河道整治,增添了強排車等應急排澇設施,完成管網清淤76公里,建設雨水管網4公里,雨污分流改造1.5公里。
鐘關華說,“五水共治”是民心所向,民生所系,改善環境所需,開展“五水共治”不只是上級有要求,也是發展所需,不能走場作秀,只圖場面熱鬧,而要從根本上滿足讓老百姓喝上干凈水的需求,并讓老百姓找到可以游泳的河,城市在臺風大雨天不會被淹,改善城鄉生活環境、生產環境、生態環境,以治水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他要求,一定要進一步強化群眾需求導向,咬定目標不放松,振奮精神,克難攻堅,乘勢而上,一以貫之、毫不動搖地繼續全力推進“五水共治”,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倒逼經濟轉型,優化產業,助推綠色產業崛起,建設“兩美”武義。
據了解,武義縣今年“五水共治”的主要目標是:治污水,深化白鷺溪、下畈水溝兩條黑臭河整治提升,確保通過省“清三河”達標縣驗收;完成204個村的污水治理,加快推進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新增城鎮污水管網23公里;8個鎮(街道)工業區雨污分流管網改造要確保完成污水管113公里、雨水管36公里;城市污水處理廠周邊區域年底前基本實現納管;全面消滅干支流劣Ⅴ類水質斷面,鄉鎮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要達75%以上;武義江出境斷面基本達到Ⅲ類水質,宣平溪、菊溪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以上水質。
防洪水,完成水庫除險加固6座,完成堤防加固5公里以上,完成基層防汛體系建設并通過驗收。
排澇水,新增排水管網6公里,提標改造排水管網6公里,城市雨污分流改造5公里,清淤排水管網80公里,消除易澇積水點3個。重點實施城鎮內澇整治工程,強化應急強排,加強排澇設施建設,切實提升城市防澇標準。
保供水,完成城鄉引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達到4.5萬噸;完成清溪口水庫、溪里水庫合格規范飲用水源保護區創建。
抓節水,積極開展節水型單位、企業、小區、灌區創建,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20處,完成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350戶,節水器具改造600套,新增改善灌溉面積0.72萬畝,高效節水0.2萬畝。
武義縣今年立足項目,突出治污,打好“五水共治”新戰役,將實施75個大項目、833個子項目,年內計劃完成799個子項目。其中,治污水要全力以赴打好四大攻堅戰:一是打好城鎮截污納管攻堅戰,全力以赴推進污水處理二廠建設,確保今年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同步抓好各鄉鎮(街道)工業功能區污水管網建設和企業廠區內雨污分流改造;二是打好工業污染治理攻堅戰,堅決淘汰重污染高耗能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面完成化工行業整治,對整治不力的企業堅決予以關停;三是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戰,今年計劃實施的204個行政村,要爭取在5月底6月初全部開工,所有項目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四是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嚴格執行畜禽養殖區域和養殖總量“雙控”制度,抓好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拆除“掃尾”工作,完成禁養區外養殖場的治理提升,繼續實施好肥藥減量增效工程,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大力開展甲魚養殖專項治理。
浙江武義:“五水共治”將實施75個大項目
時間:2015-03-02 來源:金華網
作者:徐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