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中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 每日可供應450噸再生水
至于緊急時,則由該回收中心后端消毒放流回收池,取用再生水,每日供應量可達5萬噸。
臺灣省臺中市水利局長周廷彰說,2015臺灣燈會,將于本月27日至3月15日,分別在臺中公園、烏日高鐵特定區,及豐塬廟東商圈舉行,屆時臺中市已進入第2階段限水,燈會現場將以福田的回收水,取代自來水,進行澆灌、地板清洗等作業。
此外,大甲媽祖遶境預計自今年4月24日至5月4日舉行,屆時旱象若仍未解除,很可能已進入第3階段限水,將實施分區輪流或全區定時停止供水,市府將協調自來水公司,以水車支援遶境路線經過的區域,適時供水。
林佳龍也指出,臺中市103年自來水漏水率高達23.28%,高于臺北市的16.71%及全國平均值20.51%,造成水資源浪費,他唿吁臺灣自來水公司應訂出減少漏水目標與施行計畫,并逐年達成。
「短期治標,長期治本!」,林佳龍今日做了以上的表示,并強調包括水資源回收中心的建置、再生水品質的提升,及相關管線的埋設等,都是市府努力的長程目標,他將委由副市長林陵叁擔任召集人,負責監督相關計畫及進度。
臺中市副市長林陵叁表示,目前臺中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后的再生水,已達二級放流標準,可滿足一般澆灌、洗掃、抑制揚塵等用途,但工業用水須滿足叁級放流標準,相關局處應儘速與中央營建署溝通,提升再生水的質與量,讓福田再生水成為大臺中地區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之一。
林陵叁也說,臺中市主要水源,來自鯉魚潭及石岡壩兩個水庫,每日供水量約155萬噸,但民國120年每日需求量將達175萬噸,因此水利署已推動大安溪、大甲溪聯合運用輸水計畫,未來兩水庫可透過管線互相支援,預計每日供水量,將增加28萬噸,全案正由水利署進行環評。
至于人工增雨的部分,經濟部水利署昨表示,為掌握鋒面帶來首波春雨機會,該署已在石門、寶二、明德及鯉魚潭等4座水庫,施作地面人工增雨作業。
而國防部空軍昨(15日)晚11時20分,起飛2架次C-130H型機,以中北部水庫為目標區,包括在苗栗至桃園外海之間,進行空中增雨作業,期望透過陸、空聯合增雨作業方式,共同為增加當地水庫集水區降雨量而努力。
原標題:臺中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 每日可供應450噸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