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19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2019年中國排水系統提質增效大會——鼎力打造高質量、高效能,與城市水環境相融合,網廠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生活垃圾變成搶手有機肥  治理污水灌農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2-11  瀏覽次數:104
    核心提示:生活垃圾變成搶手有機肥  治理污水灌農田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國排水系統提質增效大會



      江山市新塘邊鎮日月村,58歲的村保潔員姜春寶最近新學了一項本事,把村里的剩菜剩飯、菜葉果皮、腐爛瓜果、動物內臟、零食碎末等生活垃圾,以及作物秸稈、枯枝爛葉、谷殼、筍殼、殘次水果和飼養動物糞便等垃圾,變成了好用的有機肥。“多虧了這機器,通過它垃圾就自動轉化成了有機肥。”姜春寶地一邊說,一邊按下開關,操作機器堆肥設置。

      農村生活垃圾變成肥料,這樣的故事今年將在浙江逐漸推廣開來。省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村集村收就地處理試點的鞏固,今年浙江省將繼續開展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利用的省級試點。

      垃圾變成有機肥

      近幾年,隨著浙江在農村推行垃圾分類,廢舊紙板、飲料瓶等垃圾村民們大多習慣了回收。不過,一些含水量高、易腐爛的果蔬等餐廚廢棄物處理卻成了難題,處理不當還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現在村里每天都有大量垃圾,通過戶集村收、鎮轉運,縣統一運送到垃圾填埋場處理或焚燒,運輸成本和處理壓力都很大,如果能夠把一部分有機垃圾,經過垃圾減量處理,不僅可以減少送到垃圾填埋場焚燒或填埋的垃圾,說不定還能廢物再利用。日月村村支書毛小健說,2014年全省在46個農村開展了垃圾減量化處理試點,日月村名列其中。

      尋找垃圾減量處理方法時,毛小健一眼相中了桐廬蘆茨鄉的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設備,“采用微生物發酵處理法,只要把垃圾投進去,3到5天就能出料。再經過10來天的二次堆肥,垃圾就成了搶手的有機肥料。”

      “這臺機器可不便宜,加上配套垃圾房、垃圾桶,總投入約50多萬元。但是值得!”毛小健說,這套機器每處理100公斤的垃圾就能轉化成30多公斤的有機肥,從長遠來看肯定劃算。

      而臨安市板橋鎮蔥坑村,衛生保潔員胡慶祥則把收集起來的“可堆肥垃圾”倒進了堆肥池中,利用太陽能與垃圾滲濾液回噴技術加快垃圾堆肥反應。

      “以前都要人拉去村外的山邊還田還山,現在這個連接著太陽能的堆肥池幫了我大忙。”胡慶祥說,而且產出的有機肥歸村集體所有,除了用于村內綠化地、農田增肥,或者返配給需要的村民,還能賣給村里的種植大戶,為村里增加了不少收入。

      治理污水灌農田

      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之后,也無意中收獲了一份“輕松”。省農辦社會發展處葛永明處長介紹,農村垃圾亂丟、亂扔是導致垃圾河、黑河、臭河的原因之一,垃圾變肥料的消息傳開后,一些平時亂丟棄的筍殼、豆葉、秸稈成為“搶手貨”,也為農村面源污染減輕了壓力。

      “就連以往在池塘、農田隨處傾倒的生活污水,也有了更好的去處。”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村民施新芳自豪地說,在東衡村文化禮堂不遠處,一處像個小花園般別致的設施格外顯眼,里面種滿了綠草、美人蕉。

      污水就變成了這些綠植的養料。施新芳介紹,這個“花園”是個小型污水池終端,一端連著村民家里的廚房、廁所,一端連著屋外的污水處理池,凈化后的水還能直接排入不遠處的農田進行灌溉。

      仙居縣在無法采用納管處理的山區村因村制宜,采取單建或合建污水處理設施,采取厭氧+人工生態濕地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農村生活污水經處理后,返溉山地田林。

      “經過了一年多的五水共治,2014年全省新增了6120個村進行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戶150萬戶,也創造出了不少適合各地特色的生活污水治理的辦法。”葛永明說。

      在開化縣桐村鎮黃石村有一個養殖小區,村里將養殖小區排出的豬糞和村內污水統一納入排污管道,作為沼氣發酵的原料。經厭氧處理后,污水轉化成沼液、沼渣,通過管道輸送到村里的果園作為肥料,走上了“畜—沼—果”的生態循環之路。

      鄉村文明生活美

      “桐廬的農村真是好,垃圾分類了,生活污水處理了。我們玩了幾天,感覺到農村生態自然。我們不僅夏天來避暑,冬天也住在這兒曬太陽了。”在上海從事教育的黃阿姨今年打算在桐廬的蘆茨村過年了。

      “農村與城市不能比建筑、比繁華,但是可以比環境,從做得到的事情做起。”盧茨村村支書傅初榮說,這些年村里結合“五水共治”工作開展環境大整治,將農村垃圾減量化處理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當中,村民不僅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地上有個煙頭也會主動撿起來。

      通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越來越多的農家樂、甚至洋家樂快速發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也有效破解了保護水環境與促進跨越發展的“兩難”。

      德清縣莫干山鎮,陽光暖融融,紅葉似火。走進莫干山腳的勞嶺村,一棟棟異國風情造型的別墅掩映在翠綠叢中。這里是德清農村治理村典型之一,也是美麗鄉村建設中靠休閑體驗產業帶動農村資源增值的成功典范。

      勞嶺村村民康玉平說,現在勞嶺村有些村民靠房屋出租,在城里買房,自己不花一分錢就住進了城里公寓。而幾年前,勞嶺村還是靠林木謀生。

      美化山河也帶來了無數的游客。據了解,2014年全省各地全年打造美麗鄉村精品村402個,完成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108條,精品村及美麗鄉村風景線帶促進美麗產業發展,據統計,帶動產業發展百億元。看美景、吃土菜、買土貨……成為城里人新的消費習慣,而在美麗的村莊中生活、創富也成了浙江農民最愜意的生活。

     

    生活垃圾變成搶手有機肥

    時間:2015-02-11

     

       作者:顏偉杰 孔朝陽 潘宗敏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邑县| 衡山县| 灵丘县| 常德市| 桐庐县| 门头沟区| 罗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满洲里市| 通城县| 山阳县| 多伦县| 内乡县| 同德县| 天水市| 林甸县| 宜丰县| 阳谷县| 临清市| 图们市| 怀远县| 辽阳县| 泽州县| 苍溪县| 安仁县| 蒙阴县| 万荣县| 彰化市| 武穴市| 霍州市| 保康县| 财经| 宝丰县| 芮城县| 郯城县| 游戏| 任丘市| 无棣县| 上林县| 平武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