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注重開發本地的風力、屋頂等資源,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風力發電項目已建成,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按計劃建設之中,現該區(街道)已成為“國家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
一、開發風力資源,發展風電能
。該區(街道)依托沿海區域的風力資源,引進由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共同投資36255萬元風電項目。該項目的工程建設主要內容為安裝2.0兆瓦/115風力發電機20臺,總裝機容量40兆瓦。項目于2014年3月開工建設,現已20臺風機已安裝完畢,其中10臺風機已并網發電,其余10臺風機也即將并網發電。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每年上網電量約為8640萬千瓦時。
二、開發屋頂資源,發展太陽能。
該區(街道)有可供建設光伏屋頂發電站的廠房及安置房屋頂有270萬平方米。2014年4月,先在浙江海利環保纖維有限公司進行“屋頂換能”試點。5月,引進國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0.8億元,分三年實施建設12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均發電量約1.17億千瓦時。現有5家、共27.2兆瓦的“屋項換能” 項目。其中浙江海利環保纖維有限公司5.15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已并網運行。
三、開發污泥資源,發展生物能。
該區(街道)內的吉安集團造紙廠,每日產生800噸工業污泥,據有關方面統計,全縣其他企業每日產生工業污泥約1500噸污泥,總共2300噸污泥。根據現代的科技顯示,工業污泥經壓榨烘干后送入鍋爐焚燒,產生蒸汽用于汽輪機組發電。目前,吉安集團計劃投資40000萬元,收集企業自身及全縣的工業污泥,采用污泥焚燒發電技術,發展生物能。計劃2015年籌備項目,2016年實施建設。
(海鹽經濟開發區供稿)
來源:(浙江商務廳 )
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開發“三大資源”發展可再生能源
- 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