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理中,單單實現污泥脫水將污泥減量化并沒結束,能將污泥資源化利用才算完成整個污泥處理過程。不少污泥處理單位對污泥進行堆肥后,泥餅的去向不知放到哪,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它的“銷路”,它可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在城鎮綠化中,大型樹木的移植一般需要對其“斬頭去尾”,移栽后要補充營養物質,因而植物“掛吊瓶”的例子就不難理解了。但與傳統的基質土相比,掛吊瓶成本高,操作起來也不太方便,足夠的基質土對這些樹木來說,再適合不過。
鑒于這種市場需求,鄭州洪威在污泥堆肥制營養土上做了深入研究。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后,形成有機質含量非常高的污泥,通過濃縮、堆肥、脫水等一系列操作,使其轉變為無毒無味的有機土,來填補城鎮綠化中營養土的空缺。
污泥堆肥案例
江蘇某地區,污泥處理廠將多方產生的污泥,攙和秸稈、牛糞等廢棄物,通過消化發酵,形成營養含量高的營養土供市政綠化用。
天津某地,將污泥處理后的產生的營養土用來苗木培養移植,來填補植物移植帶走的土壤。營養土解決了污水處理廠、排污企業污泥處置的去路問題,還將苗木的成活率提高。
眉縣某污水處理廠,將污泥處理后生成的有機肥用來改良土壤,使污泥中有機物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效修復因長期使用無機肥而造成土壤的板結硬化,更有利于植物吸收。
另外,國內已有的其他污泥處理項目中,不少處理后的污泥被學校、市政購買,用與對這些區域的綠化。
經過多個案例的驗證,污泥堆肥發酵已然成為一種比較經濟、可循環利用的污泥處理模式。
污泥堆肥處理益處多 不愁沒出路
時間:2014-12-05
來源:鄭州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