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市漣水縣黃營鄉污水處理廠建成兩年一直未投入使用
污水處理廠的門鎖、門把和各種設施都已經銹跡斑斑
存污水的池內長滿浮萍,水已經很久沒有流動
人民網淮安11月28日電 (是鐘寅)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黃營鄉村民向人民網舉報稱,該鄉花費100多萬元建成的污水處理廠閑置兩年多未投入使用,造成嚴重浪費,村民質疑其為“面子工程”。鄉政府對此回應:該污水處理廠確未發揮作用,已著手整改。
記者26日來到漣水縣黃營鄉,多位村民表示,污水處理廠一直靜悄悄的,從未看到其開機運行。在現場記者看到,該廠大門緊閉,沒有人員看管,鐵鎖上銹跡斑斑,配電房的門把手上甚至能看到蜘蛛網,通往污水沉淀池的扶梯下,荒草有半人多高,不少污水凈化設施也已經生銹。污水沉淀池和發酵池內已經長出浮萍和水草,攪拌刷上干干凈凈,看不出使用過的痕跡。
從鄉鎮主路上有一條通往污水處理廠的管道,打開窨井蓋,里面只有少量雨水,聞不到生活污水的臭味。根據門口的公示牌顯示,該廠建于2012年6月,主要用于處理生活污水,連接到政府機關、學校、醫院、農貿市場和賓館單位,遠期規劃建設管網長度14.27公里。
村民稱,該污水處理廠就是個“面子工程”,從未發揮功能,鄉鎮周圍的河道越來越黑。據村民反映,為了應付上級檢查驗收,鄉政府曾雇人收集糞水,倒入污水處理廠的沉淀池里,造成該廠正常運行的假象。實際上,該廠并無通往各家各戶的支線管網。
據漣水縣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廠投資120萬元,規劃日處理污水能力500噸。住建局將污水處理廠建好后移交給鄉政府維護,至于后來為何閑置,需要鄉政府來解釋。黃營鄉鄉長吉愛國接受采訪時承認,污水處理廠建成兩年并沒有發揮作用,主要原因是還不具備運行條件。首先,污水管網只建成主管,支線管網需要鄉鎮籌措資金建設,而鄉鎮財力不足;其次,該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不菲,每天運行電費就要2000多元;第三,集鎮人口較少,在管網未通到村里的情況下,設計的污水處理能力遠遠超過實際需要。
不過,他否認鄉政府雇人挑糞應付上級檢查。“我們每周會安排人過來一次,開機運行一下,防止機器生銹,并非從不開機。”他表示已經向上級機關申請,正在多方籌措資金,爭取明年鋪好支線管網,讓污水處理廠早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