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排重組“玄機”解碼
文章導讀
北京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起業內關注,其此次重組的目的是什么?企業能否借此機會走出北京地區獲得更大市場?與北京市其他兩家國企北控和首創相比,北排在市場化競爭中能否與之抗衡?本期報道特別約請業內人士進行分析。
來源:中國環境報
已有40年歷史的北京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近日與PE國投創新進行組建合資公司——北京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起業內關注。
北排此次重組的目的是什么?企業能否借此機會走出北京地區獲得更大市場?與北京市其他兩家國企北控和首創相比,北排在市場化競爭中能否與之抗衡?本期報道特別約請業內人士進行分析。
根據協議,北京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旗下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和污泥處置等板塊的核心資產作價70億元,裝入北排水環境,國投創新則以30億元現金的方式入股。
此外,北京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將出資30億元,與中國工商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共同發起規模為100億元的國投水環境(北京)基金,優先投入北京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并邀請全國社;饏⑴c其中,為北排水環境未來新建和收購污水處理廠提供資本金。
現代化、市場化“萬里長征”第一步
首要目標是緩解融資壓力,公司治理變化仍待觀察
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E20研究院執行院長 薛濤
北排集團與PE國投創新的合作不是為了在公司治理結構上取得巨大創新,而是出于緩解融資方面壓力的考慮。組建合資公司的第一個目的應該是融資。
北排集團從一個“報銷制”的專營公司到開始借鑒BOT特約經營模式,是很大的進步。這對北排提高公司績效有很大幫助,有可能使其成為現代化的企業,而不是以事業單位的方式繼續發展。
基于北京市特約經營模式的改革,同時有了PE國投創新的合資入股,這成為北排現代化、市場化“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然而,在公司的治理結構方面,目前仍然看不到明顯的變化。在決策體系方面,如北排對北京市的保障和對外開拓之間的平衡關系、對內的績效考核方式、外部(非北京市)項目等,還需要更多探討依據。
另外,作為長期保障北京市排水的準事業單位,北排在企業文化、公司治理、人員提拔和人力資源等方面要走的路還很長。作為對外發展的市場化公司,北排與北控和首創特別是北控相比,差距很大。不可否認,北排是為北京提供戰略服務保障的優秀公司,但今后對外擴展時看的是北排此次改制和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定位是什么。
北排的自身優勢有3方面:第一,資金相對充裕,北京市資金保障好,本地項目運營較好。第二,目前的環境標準嚴苛帶來技術的大規模應用。第三,北京市本地項目相對完整。城市項目運營管理能力給北排很大的鍛煉機會,如在團隊建設、項目本身的運營管理經驗等方面的鍛煉,使北排成為國內標桿公司之一。
有優勢也會有制約,由于長期以來重點保障北京市排水,可能制約北排走上像北控一樣的擴張型成長路徑。此次北排的混合所有制目的不同于幾年前北控的混合所有制,當時,中科成環保集團的加入使北控成為民企的攻擊性和國企的融資能力相結合的強大公司。
國投創新加入北排股權,也有一些積極的方面。比如,此次重組能幫助北排擴大裝備公司能力;可以滿足北京200億元污水整體升級改造方面的需求,雖然不一定會得到暴利,但收益會比較穩定,這也是PE國投的目標和目的之一。
同時,由于北京的污水處理是全國的標桿,北京也是重點缺水城市,污水處理的高要求為北排提供了新技術實驗和大型項目運作的機會,北排可以以市場換技術,在MBR膜技術的應用和污泥處理處置項目中進行技術引進。
總體來看,北排與國投創新此次重組的目的是保障北京市的需求以及企業本身有穩定的現金來源;旌纤兄票旧淼奶接懖⒉皇谴舜魏献鞯闹攸c,雖然北排在企業制度、對外布局等方面已經開始行動,但重點還是對北京市本身的保障。
在位供排水企業市場化怎么走?
重組采取一對一談判,沒有市場競爭,民營資本沒獲得公平機會
君則智庫 趙旭
同為國企,北控和首創是相對市場化的,競爭力較強。而北京水務和北排則是在北京市政府直接管控下提供供水和排水服務的企業。
因此,此次北排集團與國投創新重組,開始市場化進程,對于打破北京市污水處理市場的壟斷具有標志性意義。
由于現在水務行業國企不可能實現絕對市場化,只能通過并購等方式相對市場化,從而提高競爭力。因此,此次重組的亮點在于成立合資公司的同時,又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了一個基金,這使北排獲得了持續的資金支持,未來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完善退出機制。
從根本上來說,此次重組是在位的供水排水企業如何市場化的問題。這種模式可能被其他城市所仿效,來解決在位企業的問題。
國企重組以后,效果可能不盡人意,但政府與企業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撥款補貼變成了購買服務,未來資本方也不只是擺設,會逐步發揮影響力。從政府方面看,在一定時期內仍然可以保持對原企業的影響力;從企業方面看,與純資本方而不是水務企業合作,所有高層的職位暫時不會受到影響,一舉兩得。
然而,此次重組也有缺陷。比如,企業掌握真實成本必須通過市場,但此次重組采取了一對一談判的形式,沒有市場競爭,民營資本沒有獲得公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