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以“綠色水資源,美麗大中國”為主題的2014中國建筑水展9月初在上海舉辦。展會集中展示了當前給排水行業最為領先的技術與產品,為國內外給排水產品生產商、代理商、經銷商、采購商搭建高端商貿交流平臺。
隨著全球水資源日益緊缺,節水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建筑給排水節能的潛能很大,若能合理地設計給排水系統,注重實用功能和外觀簡潔的結合,利用可回收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及管網余壓,充分使用節水型衛生器具,可節約建筑給排水方面所需能量的50%左右。本屆展會展品內容包括:原水水處理:泵、閥、管道、粉末活性炭、水質檢測儀器等;凈水處理系統:泵、閥、管道、顆粒活性炭、臭氧發生器等。輸配管網系統:泵、閥、鋼管、PE管、球墨鑄鐵管、非開挖技術及設備、在線流量計、在線壓力計、水質在線監測儀、便攜式檢測設備、檢漏儀、消火栓、探管儀等。建筑給排水系統:無負壓供水設備、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消防系統、直飲水系統、水景園林泳池系統、泵、閥、管道、水箱、水表、智慧水務等。排水水處理:污水處理、雨水收集與利用、泵、閥、管道、檢查井等。
我國生態環境形勢嚴峻。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據悉,“十二五”期間預計將超過3.4萬億元,環保產業將持續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長。9月16日至18日,第十屆環境與發展論壇暨2014中國國際生態環境技術與裝備博覽會在北京召開。該屆展會匯聚了水環境、固廢處理、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空氣凈化、生態修復六大主題,綜合展示了當前環保行業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一批水處理企業在展會亮相,如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膜法水處理為核心的整體技術和工程解決方案,業務領域涵蓋水務全產業鏈。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得到快速發展,但污水處理后所產生的剩余污泥也隨之增多。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有害病原菌、寄生蟲卵、重金屬等,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給水體和大氣帶來嚴重二次污染。9月11日至14日“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與會者就我國污泥處理處置路線、技術發展及瓶頸,城市污泥綜合解決方案,污泥處理市場化設施建設與運行投融資探討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會代表參觀了平江縣污泥處理處置工程和長沙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集中處置工程項目。后者主體工藝采用高溫高壓熱水解 高含固高溫協同厭氧消化 板框脫水 熱干化處理,沼渣用于填埋廠覆蓋土和園林利用,該工程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設計。
劉喆 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