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近期十大省市在城市供水管網改造方面的大動作
導語:2012年6月,住建部發布《全國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的通知》,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項目總投資將達4100億元,涉及水廠新建及改造、管網新建及改造、水質檢測監管能力建設、供水應急能力建設等細分領域。按照規劃,其中管網改造投資835億元、新建管網投資1843億元,規劃指出,在管網更新改造方面,要對使用年限超過50年和灰口鑄鐵管、石棉水泥管等落后管材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共計9.23萬公里。新建管網方面,新建管網長度共計18.53萬公里,其中城市6.79萬公里,縣城5.77萬公里,重點鎮5.97萬公里。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近期全國范圍內有最新供水管網改造消息的城市。
福建:到2018年,每年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000公里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切實改善飲用水水質,省政府日前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8年福建省要加快實施自來水廠工藝技改、供水管網改造,每年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000公里,爭取在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務;提高飲用水水質,水質合格率達95%以上。到2020年,飲用水水源達標率、水質合格率進一步提高,全省市、縣(區)供水管網平均漏損率下降至17%。
大連:計劃投資33億,用4年時間改造495公里供水舊管網
為進一步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水質,遼寧省大連市計劃投資33億元,用4年時間改造495公里城市供水舊管網。其中,今明兩年完成260公里,2016年至2017年完成235公里。據大連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計劃今明兩年將現有的水泥輸水管、配水管全部改造更新完畢,換為使用壽命達50年以上的球墨鑄鐵管,從而徹底告別水泥管時代。今年大連市第一批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已于5月底啟動,第二批改造工程于9月下旬開工。
撫順:投入9700萬元 改造配水管網全長94公里
遼寧省撫順市本次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總投入9700萬元,改造配水管網全長94公里,主路面大部分管線都采用直徑300毫米的球墨鑄鐵管材,這種管材使用年限長,不易生銹,防腐效果好,能改善水質,此次是撫順市配水管網改造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改造后將有10萬余戶居民受益。
安徽界首:實施城市供水設施改造 總投資2726.6萬元
安徽省界首市按照“十二五”城區給水規劃目標任務,加大投資,實施了城市供水設施改造,確保群眾喝上安全水。據悉,界首市自來水公司規劃編制了《界首市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和《界首市地下水水源凈水系統升級改造工程》。其中供水管網改造工項目總投資2726.6萬元,改造城區供水管網40.06公里。地下水水源凈水系統升級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3459.39萬元,對現有兩個水廠地下水水源凈水系統采用反滲透工藝進行深度處理。兩個項目完成后,該市供水能力和供水質量將實現一個全新飛躍。
鄭州: 計劃“十二五”期間完成管網改造464公里,投資約17億
鄭州城市供水管道目前尚有464公里急需改造。針對這464公里管網,供水企業已編制工程建設計劃,現已經市發改委立項批復,整個管網改造資金投資約17億元,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完成。更新的水管全部都是球墨鑄鐵管。
長春:將新建及改造二次供水管網1700公里、樓內管網5900公里
2014年5月,長春市召開二次供水改造工作會議,決定利用3年時間,打一場二次供水提升改造攻堅戰,新建及改造二次供水管網1700公里、樓內管網5900公里,新安裝及改造水表39.2萬戶,解決12254萬平方米的二次供水問題。使300萬群眾受益。
浙江臺州:今年投入8.58億元實施供水管網建設改造等治水項目
這幾年,臺州市對水環境整治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今年,共排出了477個治水工程項目,總投資81.90億元。其中“保供水”項目50個,投資8.58億元,涉及開源、引調、供水管網建設改造等工程。
河南周口:擬兩年內投資15763萬元用于供水管網新建及改造
周口“銀龍”多次組織技術人員,經過大量現場勘察、收集資料、論證、分析,結合供水管網現狀,最終確定采取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擬投資15763萬元,兩年內,對中心城區33條道路全長44.6公里的老舊供水管網實施改造;對中心城區現有的18條“有路無管”的道路(多在城鄉接合部),計劃新鋪供水管道29.4公里;針對中心城區普遍存在水壓偏低的局面,逐街道、逐胡同進行排查,擬對68條小街小巷供水支管線進行改造;對鋪設年限較長、管徑過細、管材質量差等已遠遠滿足不了市民用水需求的小區及庭院,計劃更換管道。
內蒙古:加大城市供水廠及供水管網改造和建設
9日從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自治區政府近日下發《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區城市供水普及率達到95%,今后,全區將加大城市基礎設施總量建設,因地制宜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加大城市供水廠及供水管網改造和建設,建立自治區、盟市、公共供水廠三級供水水質監控網絡和預警體系,力爭到2015年,設市城市供水普及率達到97%,縣城達到90%,水質全部達標。同時加強飲用水水源建設與保護,對水源井采取封閉式管理,2015年年底前關閉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自備水井,切實保障城市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