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圈 • 案例 | 上海松江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工程
來源:中科博聯 日期:2014年9月19日
上海松江污水處理廠位于松江區車墩鎮,一期工程于1985年投產運行,是國內建設較早的污水處理廠之一,后經三次擴建后總處理規模達到13.8萬m3/d。該廠曾建設污泥厭氧消化設施,由于未達到預期目標,后改建好氧發酵工程。污泥好氧發酵工程設計處理規模120t/d,采用CTB智能控制污泥好氧發酵工藝。2011年1月開工建設,2012年1月開始調試,同年4月投入運行。
本工程的亮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規格的建設標準。廠房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圖 1),外貼瓷磚,典雅大氣,改變了傳統污泥堆肥工程給人的臟、亂、臭的形象,為業界樹立了典范。
圖1 車間外景
2:生產與辦公一體式建筑。混料、發酵、勻翻、篩分等位于建筑物的一層,控制室、辦公室、化驗室、活動室及除臭系統位于建筑物二層,屋頂采用污泥發酵產物作為營養基質培養綠植花卉,這種布置方式減小了工程占地,同時也對生產過程的臭味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方位的自動監控系統。在物料儲存、溫度、氧氣、臭氣等在線檢測方面做了較周密的設計,實現了物料混合、生物發酵、臭氣處理等環節的智能化控制。
4:高標準的臭氣控制水平。本工程將物料和臭氣進行了區隔化管理,改變了傳統污泥好氧發酵工程車間面積過大導致臭氣收集困難的弊端,保證了臭氣控制效果。發酵車間與廠外的居民僅一墻之隔(圖 2),但從未發生過臭氣污染事件,在發酵車間的二層甚至建有一間咖啡廳。
工程自正式投產以來,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高峰期每日處理污泥約140t。
圖2 車間外的居民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