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19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2019年中國排水系統提質增效大會——鼎力打造高質量、高效能,與城市水環境相融合,網廠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污泥處置應盡快破除誤區 誤區二:口頭鼓勵采購就能理順產業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08  瀏覽次數:99
    核心提示:污泥處置應盡快破除誤區 誤區二:口頭鼓勵采購就能理順產業鏈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國排水系統提質增效大會
      
     

    很多人將污泥處理處置工作進展緩慢的原因歸咎于中國污水污泥泥質特殊,無法照搬國外經驗,同時由于污泥處置技術五花八門、導致地方政府選擇困難。但從地方實踐遇到的困難來看,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于對污泥處理處置存在認識誤區所致。

    誤區一:不給馬吃足草也能讓馬跑

    政策層明確了污泥處理的原則: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事實上,這三原則之間并不是平行關系。無論采取何種技術路線,無害化都是不可動搖的首要目標。而為實現污染物在自然界的穩定無害,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即使采取資源化路線,其帶來的經濟價值也并不能完全補償科學合理處置的成本。

    而國家雖然提出了污泥處理處置的目標要求,但時至今日,仍然沒有明確污泥處理處置的費用來源,現行的污水處理收費中也沒有包含這部分費用。而唯中央馬首是瞻的地方政府,也鮮少在付費機制上有進展。個別經濟發達地區采取財政補貼的方式,而更多地區則是污水處理費用尚且勉強支付,對污泥處置則更是捉襟見肘。

    沒有明確的資金支持,地方政府在污泥處理處置上的支付意愿和能力不足,一方面容易采取低價中標,相關設施建設緩慢、運行不暢,另一方面也容易導致在技術選擇上,盲目相信污泥資源化處置技術,相信污泥處理處置可以少花錢甚至不花錢。

    事實上,很多號稱可以自給自足的污泥資源化處置路線,本質是污染轉移,沒有計算環境成本而展現的虛假低成本。比如污泥脫水后與煤混合,使用普通鍋爐進行焚燒發電,污泥中復雜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未經嚴格控制排入大氣,危害遠甚于垃圾焚燒發電。

    此類資源化處置路線近年來在不少地方大行其道,其本質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沒有意識到污泥處理處置需要合理付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誤區二:口頭鼓勵采購就能理順產業鏈

    污泥從產生到妥善處置,往往涉及多個環節,需要建設、環保、農林等多個主管部門協調。而對于很多以資源化為處置末端的技術來說,污泥產品生產消費關系的理順,可能比技術本身更為關鍵。

    以廈門島為例,由于島上工業較少,污水中重金屬含量少,污泥泥質較為適合有機肥生產。當地也因此確定了堆肥的技術路線。但實際情況是已建成的不少處置項目如今已經成為了污泥堆放點,無法正常生產運行。

    原因很簡單,污泥制肥賣不出去。由于運輸半徑、成本考慮,污泥當地制肥當地消化是理想方案。但實踐中,消費端卻很難進行配合。而這樣的現象不獨為廈門所有。

    在城市中,有機肥的消費者包含周邊農戶,也包括對肥料有需求的園林綠化部門。但現在國家對污泥資源化產品的采購實行的是“口頭鼓勵”制度,很難對消費端產生激勵。

    特別是不少地方園林綠化部門的表現更讓人失望,寧愿花大價錢從外地購買有機肥,也不愿采購本地合乎要求的污泥制肥產品。這一看似不合理現象的背后,是對國家相關采購經費的不愿放手,是對部門小利益的堅持。

    而要破除這一障礙、理順污泥處理處置的產業鏈條,地方政府作為責任主體,應在協調部門利益、加強協作方面有所作為。 
     

    污泥處置應盡快破除誤區
    時間:2014-07-08 09:46來源:中國環境報作者:陳湘靜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隆化县| 华宁县| 苗栗市| 白水县| 长宁县| 平武县| 仁怀市| 青岛市| 星子县| 松原市| 德钦县| 湖口县| 崇仁县| 开封市| 卢氏县| 佛坪县| 左云县| 砀山县| 永泰县| 望奎县| 集安市| 秀山| 两当县| 新龙县| 云霄县| 克什克腾旗| 海林市| 天气| 南川市| 朔州市| 芒康县| 龙江县| 湘阴县| 慈利县| 边坝县| 肇东市| 平原县| 梁平县| 安岳县|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