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份,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布置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指導意見,各個部門都在研究落實的相應辦法,環保部也落實這個辦法。那么,政府公共服務采購該如何落地? 在“2014(第八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上,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與大家特別分享了這一話題。
圖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
傅濤認為,采購公共服務,破除了長期存在的“公共服務到底該由政府直接提供抑或由市場提供”的爭論,廓清了“政府的事可以讓社會來干”的改革思路。為政府機制改革和產業改革定了音準和基調。他介紹,政府采購公共服務落地需要考慮如下5個問題:
責任歸屬。2013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等承擔。
從責任的角度講,環境公共服務具有公益性和外部性,政府是環境公共服務的責任主體。中國環境公共服務的甲方是地方人民政府。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會涵蓋特許經營。農村環境治理問題本質上是采購服務問題,不是特許經營問題。
服務原則。個人認為政府采購公共服務需遵循四個原則:一是市場主導原則。凡市場能提供的,由市場提供,政府以采購方式進行購買。二是逐步推進原則。兼顧市場的供給能力,逐步推進發展。三是系統優化原則,需要通過頂層設計化解風險。四是政企協同問題。政企不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而是甲乙方的關系,是伙伴關系。
采購范圍。什么范圍適合政府采購公共服務?12年以前,2002年開始,我們推動市政公共領域,改革,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政府采購污水、垃圾無害化的解決方案。
今后及未來,河、湖流域環境修復服務,土地和地下水的環境修復服務河湖治理,工業園區的環境綜合服務,危險廢棄物處理處置服務,將要重點突破的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領域,也是我們發展環境服務業的重點方向。在商業模式上更多的關注不限于這4個領域,但是一定包括這4個領域的商業模式的突破。
政策維度。可以從6個維度考察如何建立政府采購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引入市場機制。采購公共服務要有效率,一定要引入市場機制,市場機制不一定是招標,可能是各種談判,讓政府甲方有比較的可能。采購需遵守政府采購法規定,以治理效果為最終標準;
二是需要服務主體專業化。環境服務涉及專業多、難度,社會影響深遠,專業化是必要保障;
三是要有監管規制。監管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制定環境服務的服務標準,加強對服務企業的規制。地方人民政府采購某一個專業公司提供環境服務,他們之間是甲乙方關系,依據合同進行監管。公共服務采購,合同環境服務簽訂合同環境服務的協議,屬于經濟協議,甲方對乙方是合同關系。甲方必須保證合理的付費、發布相應的標準、給邊際條件的支持,乙方要完成協議的要求。甲乙方需要第三方環境監管。環境監管必須是依法監管,監管必須是依法監管,每一個動作都必須依法進行。甲乙方作為合同關系,可以依據合同約定進行治理。另外,是從行業管理角度,加強環保部門基于排放標準的監管;
四是信息公開。對于環境服務,社會有知情權,信息公開利于服務競爭,需要第三方信息平臺的參與。信息公開可以降低監管成本、化解政府壓力,有利于促進與社會協調;
五是資金保障。公共服務采購,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資金支撐。政府的支撐資金來源有兩方面:稅費,這是環境收費和環境稅的優先保障。財政資金的經常性服務采購列支支付;另一方面,支付保障是環境服務采購最重要的交易基礎。服務方的收益不光靠價格收益,也需要服務費支付;
六是要對服務主體進行扶持。目前,政策大力提倡發展混合所有制,鼓勵環境公共服務企業上市融資。同時給服務主體以鼓勵性稅收政策進行扶持。
啟動路徑。路徑設計包含幾個方面。
首先需要有很清晰的頂層設計。頂層設計,首先是交易結構設計,這是競爭機制的基礎政策保障。就像十年前給BOT做頂層設計一樣,我們要回答政府和運營公司的關系。環境服務在土壤修復和河道治理領域的應用比污水處理廠復雜,涉及的面更寬。頂層設計需要約定好服務個例和關聯方的責任,通過政策、法規及合同實現政策固化,明細各方職責。這是招標的基礎,才有利于判斷風險。當然,政府需要為頂層設計提供專項資金。
二是確定技術集成,設定面向治理效果的方案,進行技術方案的經濟型優化。技術集成不能分割設計院能完成,需要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EPC主力公司形成系統技術集成。我們強調在一個點上做專,但如何把技術做寬,做成面向效果的技術?這樣的技術人員太少,也沒有技術公司去做,而這也許就是市場的缺口。
三是進行多渠道融資。可以考慮合理的低成本、長周期資金組合:項目融資、產業基金、產業投資,或者與財稅體制進行有效銜接,也可充分利用市場資金的支持,以及政策性資金與E20環境平臺的合作等。
四是搭建專業服務主體的產業生態族群,促進專業服務企業的產業合作,引入面向效果的運營主體介入,形成族群間利益機制設計與固化。
總體來說,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應該與目前財稅體制銜接,解決環境服務的資金問題,化解地方政府短期內資金不足。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將帶動環境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環境服務業將成為環境產業的核心,產業發展也能總體降低成本。
欲知傅濤關于環境產業更多觀點,敬請關注后續系列報道。
傅濤: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如何落地?
時間:2014-06-20 來源:中國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