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水日”,上海市政府正式發布消息,稱再次啟動上海市區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從今年起至“十三五”期末,市區兩級安排每年完成2000萬平方米的舊住宅供水管網改造,爭取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2000年以前建造的1.4億平方米既有住宅供水管網的升級改造,從而讓市民真正享受到上海水源地優化后上海水質提高的實惠。
上海市政協之友社的老同志對市政府及時回應市民要求加快二次供水系統改造的呼聲,啟動這項提高供水水質的惠民實事感到欣慰,同時,根據他們在社區聽到的各種反映,就如何把好事辦好,日前約見市水務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有關負責同志專題座談,并提出意見建議。
大家認為,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升級應統籌考慮非商品房和商品房的補貼政策。由于成片往往使用一個供水系統,因此從實施改造的效率和成本考量,統一施工是最合理的。但現在商品房與非商品房混雜非常普遍,這就涉及到目前設計的政策有障礙,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中,市、區兩級政府僅對非商品房實施政府補貼,對商品房改造不予補貼,從而使推進商品房供水系統改造變得更加困難。
有老同志認為,住商品房的居民同樣是納稅人,他們以比購買非商品房更大的代價解決安居問題,本身減輕了政府的負擔,而且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供水部門水費中本身應包含供水管線的建設養護成本,因此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的政府補貼政策將商品房排除在外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他們還例舉了國務院頒布的《物業管理條例》和市人大通過的《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的相關條文,其中都明確“供水、供電、供氣等專業單位應當承擔分戶計量表和分戶計量表前管線、設施、設備的維護養護責任”。據此,他們認為,商品房和非商品房住戶一樣,其入戶表及以前的管線系統改造,應由供水系統負責。也有老同志提出,退一步講,商品房供水系統改造后,門戶外的管線養護管理最終也要移交給供水系統,商品房供水管線系統改造費用先由維修基金墊付,等政府政策到位后,再返還維修基金。他們呼吁政府對商品房二次供水系統改造升級至少也要設計相應的政策,不能完全市場化操作,以利于全市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施項目的推進和最終完成。
一些老同志提出,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要嚴把質量關。要吸取以前改造項目出錯的教訓,要研究制定用材標準,通過科學實驗,選定一批耐久、實用、環保的材料,防止政府采購出現質次價高的問題。
為了落實至“十三五”期末完成上海所有舊居二次供水系統改造,大家還提出了許多建議:一是上海地方性法規有關條款要作修訂或作出合理解釋,為二次供水系統改造中各類權責的厘清提供法理依據。二是加強對這一實事項目的宣傳,爭取各類舊住房居民的積極主動配合。三是加強對這一事項的全過程監督,包括施工、驗收和后期管理,確保其質量和長期運行,同時做好供水、房管、衛計、物業系統等部門的監管關系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