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城水相依、湖庫相嵌、江河相連、山水相融、人水和諧”,重塑和提升永嘉“秀美楠溪·古韻水鄉”的風采。依據《永嘉縣美麗浙南水鄉建設總體規劃綱要(2013-2020年)》,永嘉縣估算總投資165.96億元,大力開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工作,定位以楠溪江為核心,以上塘——甌北組團為主抓對象,以山為“靈”、以水為“魂”,通過實施“治污控源、防洪保安、清水長廊、河網整治、河口治理、水鄉文化、水鄉旅游”等“水鄉百億工程”建設,不斷提升防洪減災能力,有效降低排污總量,有力保護水源地,優化水資源配置,明顯改善水生態環境,發展扶持水經濟,來彰顯永嘉獨特的自然山水風光和人文底蘊。
“我們村污水處理改造提升工程引進先進污水處理法——一體式膜處理污水處理器后,現在日處理能力將達200噸,能全面解決全村生活和旅游污水污染問題。”位于楠溪江著名景點獅子巖的下日川村旅游業發達,阿龍酒家的老板周元龍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從前全村的40多家農家樂都不敢多接客,怕全村產生的污水不能在污水處理設施里完全消納,現在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接待游客了。”
下日川村的污水處理改造提升工程只是永嘉縣治理污水的一個縮影,永嘉縣編制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全面推行“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模式,防止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入河污染。同時對占用河道水域建設項目依法征收補償費。去年以來,雁楠公路、41省道南復線、順吉礦山等在建項目共投入生態修復資金超3000萬元。
5月中旬,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通過簡易招標程序,完成了對巖頭、楓林、鶴盛等7個中心鎮的污水處理站招標工作。目前,全縣劃定嚴格禁止、限制發展、優化準入等3個產業準入區塊,其中楠溪江中上游(沙頭鎮以北地區) 集中發展休閑度假、養生保健、現代農業等生態產業,不予落地任何形式涉工項目;楠溪江下游則優先發展生態親和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并通過技改創新減輕環境資源壓力。
近日,永嘉縣舉行第一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集體開工儀式暨“百名干部進百村解百難”誓師大會,全面簡化城鎮污水處理站建設審批程序。按照農村污水管網最高補助20萬、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經費全額補助的標準,全面推進截污納管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截至目前,總投資1.5億元的上塘、甌北、橋頭三個污水處理廠已經投入運行,完成污水管網鋪設157.1公里,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點640個,行政村覆蓋率達70.9%。
為進一步提高城鄉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永嘉縣前年提出創建省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管理示范縣,完成了48項飲用水安全項目工程建設,解決13個鎮街53個村12.29萬人口飲用水安全問題。通過實施城市給水管網改擴建工程、給水村網改造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獲得全省第十九屆水利“大禹杯”銀杯獎、2012年浙江省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管理示范縣稱號。
浙江永嘉縣下日川村一體式膜法污水處理器應用受標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