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11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設行業分會主辦、北京工業大學與北京排水集團科技研發中心協辦、《水工業市場》雜志與焦點水網承辦的“第九屆水處理行業熱點技術論壇”在北京銀龍苑賓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主要圍繞水處理行業政策市場現狀與技術發展方向、污水處理與再生水技術的探索與實踐、污泥處理處置的市場分析與技術解決方案“三大熱點板塊”展開深度討論。會上,行業專家和企業精英們為大家做了精彩演講。
本期《水工業市場》雜志“微信專題”,將分期選錄演講精華,希望專家們的精彩發言能給更多業內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為廣大水處理行業讀者提供權威、準確、深入、及時的技術和市場信息。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戴曉虎在其題為《污泥和城市有機質協同厭氧消化制清潔燃氣的機遇和挑戰》的演講中表示:從2010年開始,污泥處理處置成為一個持續熱點問題,但由于國家的機制體制問題,使污泥處理處置問題存在一些滯后。目前污泥處理處置不斷地從國家層面上得以推動,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首先,污泥處理處置在專家層面上達成共識,未來將走資源化循環的技術路線;其次,世界上通行的厭氧消化工程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推廣和應用。隨著各地地方政府以及企事業單位對污泥重視程度的提高,我國污泥行業產業真正的春天將會很快到來,污泥處理處置將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
戴曉虎認為:現在,特別是在中國高速發展的時期,要注重商業模式的開發,在某種程度上商業模式比技術模式還要重要。如果能夠系統解決污泥問題,使政府放心地把項目交給企業,達到政府和企業雙贏的局面,這個應該是未來考慮的一個商業發展方向。
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黃鷗在《污泥處理處置規劃設計方法》中分享多年設計研究的寶貴經驗,黃鷗指出:
1、注重應急和臨時處置措施
應保證在污泥處理設備檢修和維護期間,污泥得到應急和臨時的處理處置。保留部分填埋廠的應急出路等。
2、工藝選擇可多元化
污泥產生量較大,一種處置方式無法消納全部污泥時,可采用多種污泥處理方法和處置方式。合理確定土地利用、建筑材料利用和填埋等方式處置污泥的比例。可對各地區污泥的分散和集中處理方案進行全流程對比,重點考察污泥運輸、貯存以及處置設施的建設運營資金和全流程成本。
3、注意避免二次污染
污泥土地利用時應對土壤連續監測,滿足污染物限值要求。污泥建筑材料利用時應保證產品質量,生產中的環境污染物可妥善處理。工藝選擇應注意臭氣、廢液的處理問題。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副總工趙樂軍題為《污泥厭氧消化系統設計運行現狀以及關于污泥穩定的思考》的演講中,對改進污泥厭氧消化系統提出了六點建議:
1、加強調研。了解國內外污泥消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運轉參數,并納入設計規范和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技術規程。
2、全面剖析。建議選3-5座典型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消化系統,對其泥質、運轉管理參數進行全方面剖析,提出污泥厭氧消化設計指南和運行指南。
3、穩定運行。從保障污泥厭氧消化系統穩定運行的角度,提高污水處理系統的去除效果(搞好除砂、泡沫、浮渣等)。
4、沼氣利用。搞好沼氣的綜合利用(加熱污泥、沼氣鼓風機、污泥干化、CNG、凈化后入戶等)。
5、預先處理。采用合適的預處理工藝,如新型高效厭氧消化工藝,提高污泥厭氧消化效率。
6、自主設計。由國內設計院自主設計厭氧消化系統、并進行設備集成。
本文根據“第九屆水處理行業熱點技術論壇”演講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