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昆明市貫徹執行《昆明市松華壩水庫保護條例》情況的執法檢查報告和市政府貫徹實施《昆明市松華壩水庫保護條例》情況報告昨日提請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據上述兩個《報告》,水源區重點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生態建設、污染治理、人口轉移四大保護工程,目前,水源區森林覆蓋率由水庫建立初期的27.03%上升到68.12%。
松華壩水源保護區總面積629.8平方公里,涉及龍泉、雙龍、松華及嵩明縣滇源、阿子營5個街道辦事處,約8.3萬人。水源區重點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生態建設、污染治理、人口轉移四大保護工程。 2007年來,水源區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禁花減菜”5000余畝,推廣種植無公害產品66000畝,關閉養殖戶930戶,處置遷移畜禽18萬頭(只)。庫區及河道200米范圍內,畜禽養殖已實行全面禁養,水源保護區內已無規模養殖戶,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生態建設上,“農改林”租用松華壩一級區土地5.2余萬畝,進行生態林帶建設,開展水源區水庫、河道木本濕地建設。目前,水源區森林覆蓋率由水庫建立初期的27.03%上升到68.12%。
污染治理方面,水源區的牧羊河、冷水河河道沿線共建生態濕地40個,總面積3259.5畝,日處理生活污水達870余噸。
搬遷安置是松華壩水源區保護的另一項重要工作。2011年起,開展了松華壩水源保護區一級核心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投資概算102900.51萬元,打造了39.03平方公里水源生態核心區。實際核定移民1264戶、3055人,目前已完成搬遷1226戶。
同時,覆蓋生產、生活和管理的水源區群眾生態補償機制內容,已增加至包括退耕還林、“農改林”、產業結構調整、清潔能源、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學生、能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護林工資、保潔工資、監督管理經費共12項補助。2013年,水源區補助資金達8464.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