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國際高峰論壇 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污泥處理和利用標準工作組會議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江蘇環保產業調查①“蛋糕”與“圍城” 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90.5億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15  瀏覽次數:98
    核心提示:江蘇環保產業調查①“蛋糕”與“圍城” 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90.5億元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國際高峰論壇 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污泥處理和利用標準工作組會議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江蘇環保產業調查①“蛋糕”與“圍城”

    2014-03-14 中國環境投資聯盟

    文章導讀

     

    在自身環境問題和產業發展機遇的雙重督促下,經濟大省江蘇很早便與環保產業“結緣”。

    上世紀70年代,幾乎與我國環保事業同時起步,江蘇環保產業在蘇南地區點亮星星之火。從家庭作坊、初級環保產品到如今的產業集聚、業界巨擘,江蘇已擁有業內公認的宜興、蘇州南京、鹽城、常州五大環保產業基地。根據記者近期從省環保廳獲得的數據,2012年,我省規模以上節能環保企業已達1600多家,從業人員40多萬,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90.5億元,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一。

    然而,相比國外,國內環保產業起步晚、創新力不足、市場混亂、政策依賴性強……江蘇同樣面臨著這些問題和挑戰,作為設備制造商該如何轉型升級與產業接軌?記者近日赴鹽城、宜興、蘇州等地采訪,試圖通過企業掌舵者和業內專家的視角來重新打量這一行業。

    我相信,環保圈里很少有人愿意讓子女再入這一行。”接受采訪前,蘇州蘇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楫剛在辦公室給管理層開了一場斗志激昂的晨會。

    尷尬的環保產業

    “環保產業像是一座圍城。”馬楫把雙掌環繞起來打比方,“許多人覺得環保是一個朝陽產業,是個大蛋糕,但像我們這種浸淫多年的從業者卻深深體會到行業的艱辛。”

    用心干活卻仍被客戶當做對立面,是馬楫和許多業內人士都經歷過的尷尬。“舉個例子,一家企業買一臺先進的數控機床可能上百萬,手動的十幾萬就夠了,但企業仍然會無怨無悔地投入,因為它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但對環保設備投入的態度卻不會這么大方。”馬楫說,大部分企業習慣了計算成本時自動屏蔽掉環保這一塊,企業做環保改造、煙氣除塵、污水處理等多是迫于官方的壓力,“因為不樂意,所以就會遷怒到我們身上,新機床壞了他們趕緊停工,自己內部很快就修好了;但如果環保設備有了故障,一是他們絕不因此停工,二是再小的問題也要千里迢迢讓制造商趕過來維修,讓我們很頭疼”。

    “劣幣驅逐良幣。”江蘇紫光吉地達環境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唐建忠告訴記者,因為企業在環保投入方面積極性不足,因此在招標過程中,更喜歡選擇那些報價低、“湊合著能達標”的產品,這讓那些投入大本錢研制環保效果更好、質量更佳產品的企業很受傷。唐建忠介紹說,幾年前紫光吉地達與東南大學聯合攻關,共投入1.5億元研制出一種高性能的治理PM2.5的設備,但造出來后卻少人問津,設備至今只賣出3套,尚不能回本。

    “環保行業是個政策推動型行業。”馬楫認為,要讓行業真正良性循環起來,需要政府在兩個方面加大力度,一方面治理污染要鐵腕,讓企業深化誰污染誰治理的觀念,另一方面,對于環保設備投入大、節能減排效果好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補貼。”

    自主創新路漫漫

    “雖然國內環保技術研發近年來也有突破,但核心技術絕大部分還是掌握在別人手里。”鹽城市江蘇科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定地告訴記者,“有的企業在銷售時聲稱自主掌握了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怎么可能?國外環保產業發展了多少年?中國與世界接軌的環保產業也就近幾年的事兒,氮氧化物五年前誰會說?十年前誰會說脫硫?”

    記者采訪中也了解到,現階段我省環保裝備產品仍以低端制造為主,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高附加值的水處理和LED照明等的關鍵技術與核心元器件仍要依賴進口。

    國外有技術有經驗,國內有需求有資本,難道不能把技術買過來嗎?“這種差距并非一項技術、一款設備的差距。”戴林舉例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有三家環保企業聯手從荷蘭引進了一項十分先進的煙氣治理技術,盡管“花了大價錢”,但到現在該項技術在國內依然在推廣中,而國外已經發展到第N代了,“最核心的東西是人家的,我們引進過來卻無法消化下去。”

    馬楫對此也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設備傳感器絕大部分要從國外進口,雖并非設備的必需配套,但可以監測記錄設備運行的數據,從而為工藝和技術的改進提供支撐,“由于傳感器價格高昂,很少有企業愿意為此買單,這也為環保設備制造企業革新技術出了難題”。

    此外,在技術的追趕中,國內科研力量最雄厚的高校也并不給力。

    “實用性的課題我們可以聯合高校來開發,但企業需要生存盈利,哪有更多的錢再來搞基礎的研究?但沒有基礎研究,則難言自主創新。”戴林認為,基礎研究周期長風險高,顯然應該是由高校來承擔的,而國內高校科研與市場脫節則是普遍存在的弊病。

    紅海中的激烈競爭

    “上世紀九十年代那種暴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環保設備制造行業已經是一片紅海。”作為宜興環保新生代企業家,85后、宜興菲力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清華環境總裁班學員邵焜琨,更容易接受宜興環保產業正在進行的變化。

    在環保行業,只要容易造的低端產品一定企業扎堆,“稀缺”產品絕大多數要依賴進口,幾成規律。體量巨大、全國有影響力的巨頭稀少,是江蘇環保產業的一大特點。據業內人士分析,省內真正具有研發設計、工程總承包、設備制造、運營服務等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大型環保企業集團,僅5家左右。

    “前段時間有次環保設備的招標,我們報價已經夠低了,但還有企業比我們更低,成本在那兒放著呢,它不偷工減料怎么賺錢?”宜興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型環保企業的老總向記者抱怨,大型央企、外企的業務極難拿到手,而小單子“油水”很少又那么多人去搶。該老板向記者透露,省內近年來倒閉的環保企業呈增多的趨勢。而這一說法,記者也從多個企業獲得了證實。

    “隨著環保產業的逐漸成熟和市場競爭的更加激烈,環保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招商局副局長周建中告訴記者,宜興環保產業在全省起步最早,為全省環保產業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眾多家庭作坊式的中小企業正處于十字關口,要么轉型要么被淘汰,這不僅是宜興,也是整個行業發展必然趨勢。

    中國環境投資聯盟整理自 新民網 報道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皮山县| 醴陵市| 噶尔县| 从江县| 哈尔滨市| 岳普湖县| 浙江省| 博罗县| 丹凤县| 二手房| 固阳县| 登封市| 合肥市| 诸暨市| 周口市| 晋宁县| 翁源县| 江达县| 揭西县| 万山特区| 甘孜县| 郯城县| 临泉县| 策勒县| 高密市| 鄂尔多斯市| 南平市| 绥德县| 寿宁县| 马尔康县| 泉州市| 老河口市| 冀州市| 万载县| 邓州市| 井研县| 宕昌县| 两当县| 临洮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