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3時,廣東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由河源、惠州、清遠市市長區域協調發展會回答記者提問,3位市長紛紛表示,如果沒有綠水青山,寧愿不要金山銀山。
河源市市長彭建文說,到明年6月,取水隧道打通,萬綠湖即可供水珠三角各市,但由于引水廣州要途經惠州等地,將報告省政府出面協調。
河源市長彭建文:做好水頭木頭石頭文章才有奔頭
河源市市長彭建文說,總投資98.85億元的汕湛高速公路河源段(河紫高速)已完成拆遷,目前正全線加快建設,已投資20億元;投資60多億元的大廣高速公路河源段,已完成拆遷并全線建設;投資45億元的東環高速公路已經進場開工。這三條公路有望在2015年通車,將結束河源還有兩個縣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
什么時候能讓廣州人喝得到萬綠湖的水?
彭建文說,河源一直在加快直飲水工程,已投入3億元打通了1.8公里的取水隧道,這個水源工程到2015年6月即可完工,屆時,源源不斷的萬綠湖的水,就會輸送到其他城市。
河源已跟廣州簽訂了直飲水工程協議,還成立了一個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任組長,河源市市長彭建文任第一副組長,成立了一個工作班子推進各項工作。現在已完成了專項規劃、投融資的科研報告,接下來會按照原來的目標計劃加快推進。
彭建文說,引水到廣州要途經其他市,現在廣州、河源將把引水計劃報省政府,由省政府成立一個由副省長牽頭的協調小組來推動這個事。
彭建文說,河源有最好的飲水資源、最好的礦產資源、最好的森林資源,要做好水頭、木頭、石頭的文章,這樣才有奔頭。
惠州市長麥教猛:2017年再造一個新惠州
全國74個城市PM2.5的排名,惠州名列全國第七。去年環保部公布的全國空氣質量的排名中,去年上半年惠州市排名第三。惠州有大工業,但空氣依然很好。更讓人驚訝的是,擁有石化項目的大亞灣,PM2.5不是惠州最高的。
惠州市市長麥教猛說,惠州空氣好,一是靠天幫忙;二是人努力。惠州靠山面海,半城山色半城湖,空氣非常容易流通,森林覆蓋率達61%以上,每年拿出20億元種樹、20億元治水,在財政也不是特別寬裕的情況下,能這么做非常不容易。惠州堅持,不是綠色GDP堅決不能要。近三年來惠州拒絕了600多個項目,環保的淘汰率達11.7%,嚴把入口關,并強化節能減排。
環大亞灣新區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毗鄰深圳、東莞,離香港也只有47海里。去年12月4日,省政府審議并通過了大亞灣新區的總體規劃,把建設大亞灣新區上升為省的發展戰略,特別是賦予環大亞灣新區五大戰略定位,即世界級石化基地、廣東陸海統籌綜合發展試驗區、珠三角輻射帶動粵東粵北發展的增長極、港城融合的生態灣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示范區。
近年來,這個新區已有60個項目,總投資大概4000億元。我們力爭到2017年,大亞灣新區GDP超過2000億元,經濟總量大概是再造一個惠州。
清遠市長江凌:廣清一體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清遠市市長江凌說,清遠將按照廣州全面振興發展的安排,加緊跟廣州的合作和產業的對接,目前來看,廣清的一體化發展是必然趨勢,而且廣清一體化發展不僅對清遠加快發展有利,也對廣州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有利,我相信我們的一體化發展會加快推進。
清遠過去的產業主要是資源型的產業,即以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主要內容的產業,今后我們產業主要有三大板塊:一是對接廣州的先進制造業,特別是廣州的汽車產業,相當一部分汽車配件會在清遠生產;二是對接廣州的產業服務業,特別是金融保險的后臺、呼叫產業、倉儲物流業。三是旅游產業,清遠緊接著珠三角的核心區,我們除了沒有海,所有自然旅游資源都有,溫泉、溶洞、漂流、丹霞地貌等。
江凌介紹,現在珠三角所有城市都規劃了城軌,珠三角外圍,只有清遠有城軌與珠三角相連。這個“9+1”的城軌體系,清遠到廣州總共60公里,首期工程是從廣州北站到清遠市區,廣州北站又有軌道跟白云機場相連。這樣,清遠與珠三角城際軌道連起來了,也與廣州地鐵連起來了。
“理論上半小時可以到清遠!”江凌說,第二期工程是直接從廣州火車站新開專線通清遠。目前正在做前期論證,現在的問題是廣州火車站所有鐵軌都布滿了,正研究廣州火車站的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