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嚴控“三公”消費的背景下,一股消費寒潮席卷白酒業、餐飲業等上市公司。高端消費高處不勝寒,不少公司紛紛出現歷史性下滑的尷尬局面,仿佛一下子回到冬天。
集中暴露存在已久弊病的,還有曾在2008年奧運后風光無限急劇擴張的本土體育用品企業。國內體育品牌自兩年前開始集體步入行業性嚴冬,2013年整整一年都在庫存高企的陰影中苦苦掙扎,或轉型自保,或斷臂自救。
本報記者 胡志毅 發自 廣州
近年來,有“民營餐飲第一股”之稱的北京湘鄂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湘鄂情” )可謂風波不斷。
繼2013年9月因武漢臺北路項目收購事項備受質疑后,近期再度被曝出大股東孟凱及其一致行動人克州湘鄂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克州湘鄂情”)巨額減持的消息。
盡管湘鄂情公告中稱大股東孟凱及克州湘鄂情承諾將套現資金總額的30%無償資助湘鄂情公司,但大股東兩月數次減持套現4億元的動作仍引起市場廣泛的猜測。
事實上,大股東巨額減持僅僅是近年來湘鄂情發展困境的縮影。
受限于“三公消費”禁令,定位中高端餐飲市場的湘鄂情風光難再。2013年中報顯示,湘鄂情巨虧達2.2億元。
面對餐飲業的低迷,湘鄂情接連收購環保公司跨界進軍環保領域。上市不到4年,湘鄂情由當初身背“民營餐飲第一股”耀眼光環,到如今出現巨虧,轉型之路仍是一團迷霧。
主業低迷,大股東瘋狂套現4億
有“民營餐飲第一股”之稱的湘鄂情繼續遭到大股東孟凱的減持。
湘鄂情12月16日公告稱,收到克州湘鄂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通知,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份80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這是自11月5日湘鄂情公布控股股東擬減持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后,控股股東第四次減持股份。自11月以來,控股股東孟凱及其一致行動人克州湘鄂情4次以5元/股的價格出手股份,兩個月累計涉及8804萬股,套現超過4億元。
2012年年底,孟凱及一致行動人克州湘鄂情合計持有的股份占比達50.25%,至今,這個數字已經下滑至26.45%,減持比例近一半。
據了解,孟凱減持的10%股份接盤方為承德南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江股份”)實際控制人、現年40歲的王棟。股份轉讓完成后,王棟持有湘鄂情10%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實際上,實際控制人孟凱的連續大手筆減持,與湘鄂情業績的大滑坡不無關系。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大股東的“斷臂式”減持更多是處于幫助湘鄂情補充現金流,為轉型環保蓄力。此舉無疑也顯示出湘鄂情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自2012年底限制“三公”消費以來,以高端餐飲為主業的湘鄂情業績受到重創,從2012年四季度微量盈利到2013年以來出現巨額虧損。事實上,湘鄂情的巨額虧損并非個例,與湘鄂情同病相憐的是全聚德,其上半年業績預告同比下降三成。
禁令之下,以往僅僅面向高端餐飲消費的湘鄂情不得不把扭虧盈利的希望放在了此前從未關注過的中低端餐飲市場,通過關掉旗下8家門店,尋求并購國內中低端餐飲企業品牌等措施,走上了艱難的轉型之路。
跨界環保,疑點重重難救急
進軍環保新領域是湘鄂情給出的答案。
2013年12月23日,湘鄂情宣布擬4000萬收購中昱科技旗下環保公司。這是湘鄂情繼7月底擬2億收購進軍環保業、12月中旬擬設立控股子公司及購買資產涉足綠色能源之后,再度加碼環保業,實現環保和餐飲雙主業戰略。
湘鄂情向環保產業邁出的第一步始于對中昱環保的收購。
7月26日,湘鄂情發布公告稱,25日公司簽署意向協議書,擬收購中昱環保51%股權。公司將在協議簽署生效起5個工作日內向出讓人支付收購意向定金5000萬元。公告顯示,中昱環保是一家綜合性環保公司,這標志著湘鄂情將進入環保產業。
消息一出,湘鄂情股價連續兩次漲停。
據湘鄂情披露,股權出讓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承諾,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中昱環保2014—2016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5億、2億元、2.6億元;實際業績不足的差額部分將予以補足,并承擔連帶責任。若上述業績承諾得以實現,2014~2016年,中昱環保將至少增厚湘鄂情凈利潤7650萬元、10200萬元、13260萬元,這對湘鄂情來說可謂是天大的利好。
可是湘鄂情在進軍環保的路上并不順利,公告發出沒幾天,就有媒體調查發現,中昱環保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的營收均為零,被懷疑是“空殼公司”。
而湘鄂情披露的中昱環保財務指標也讓人費解。數據顯示,中昱環保2012年主營收入僅3753.8萬元,2013年上半年竟然猛增至8012.2萬元;2012年利潤總額89.5萬元、凈利潤為88.4萬元,2013年上半年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均暴增至1061.8萬元。增幅之大使得此項布局備受業內質疑。
一環保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中國環保產業尚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此階段技術的重要程度低于市場。招標過程中對于商務部分的關注程度高于技術部分,且該公司能否維持原有核心競爭力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有環保業內人士也向記者透露,環保產業面臨著市場環境有待改善、低附加值產品競爭加劇和企業綜合素質提升艱難、創新能力匱乏等的發展瓶頸。湘鄂情此前并無環保產業及相關行業投資運營經驗,兩次收購行為存在潛在風險。
而正在轉型中的餐飲2014年可否打出翻身仗,邁入環保行業后會否順利,這些都需要時間逐一驗證。